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他是我国首位提出文章加标点符号的人。
他也是我国首位提出用阿拉伯数字来表示数目字的人。
他被称为文学家,思想家,国学大师。
他是劝说鲁迅走上文学道路的人。
![]()
图|钱玄同与鲁迅
他反对包办婚姻,主张自由恋爱,提倡一夫一妻制。
自己却与不爱的妻子育6娃,其中一子名满天下,家喻户晓。
他就是钱玄同。
01
1887年,钱玄同出生在一个典型的旧式家庭,他出生时,他的父亲已经62岁,他的哥哥已经34岁。
父亲对他的教育之路也是奔着科举,他4岁站在书架前背《尔雅》的词义,11岁熟读《史记》、《汉书》,15岁已接受完中国古典教育,精通了经、史等。
他15岁时,父亲去世,他就以长兄为父,跟着兄嫂生活,他跟自己的侄子年龄都相差无几,甚至有的侄子还比他大,还要叫他一声叔叔。
他本来是要参加科举考试,但按照清廷的制度,母亲去世,他要先“丁忧”三年,也就是守孝三年。
在这期间,“苏报案”的发生,直接影响了钱玄同,让他放弃了对科举的幻想。
![]()
“苏报案”也是清廷做出的最奇葩和颜面扫尽的一件事情,因章炳麟与邹容在《苏报》上发表讨伐清廷的激烈言论,清廷对二人发布逮捕令,但因二人与《苏报》都在上海公共租界,清廷无权行使逮捕令,就将二人在租界的法庭起诉,堂堂大清帝国与两个小民在法庭针锋相对,这件事让全国人民差点笑掉了大牙。
从小到大,被灌输尊王思想,并准备在科举之路上大展宏图的钱玄同,对清廷失望透顶。
此时,许多读书人也在“保皇”与“革命”中艰难抉择着,包括钱玄同也是如此。
父母去世,科考无望,“保皇”还是“革命”,18岁的钱玄同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举棋不定的时候,他的哥哥钱恂站了出来,让钱玄同与徐婠贞结婚。
徐婠贞的父亲徐元钊与钱玄同的父亲钱振常是世交,徐婠贞的祖父徐树兰曾官至兵部郎中,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掌管着军事的徐树兰,也酷爱读书,不光是兵书,各种文化类书目都有涉猎,因此他还在绍兴建立了古越藏书楼,并邀请蔡元培帮助校过书。
![]()
图|钱玄同与徐婠贞
徐婠贞可以说出自书香门第,大家闺秀。同时,她也接受了家庭里“三从四德“的教育,在祖父捐资创办的绍郡中西学堂读完小学,又到上海念了中学,是一位集结了新旧思想教育的女性。
但她还是免不了包办婚姻的下场。
徐婠贞与钱玄同在双方长辈的包办下,进入了婚姻的殿堂。
新婚之夜,钱玄同迟迟不愿意进洞房。他的哥哥很无奈,在他耳边低声说:人都已经娶回来了,可以先入洞房,以后遇到喜欢的直接纳妾就好了。
在那个时候,有钱人家纳妾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但钱玄同并没有按哥哥的操作,他走进洞房,跟新娘说:我们入不了洞房,但我可以把你当妹妹待。
深冬的新婚夜,天气冷,心也凉,徐婠贞偷偷抹着委屈的泪水。
对于旧社会的女子而言,不能出去工作,不能自谋生路,结婚就是唯一出路,结了婚还不能离婚。
那一夜,钱玄同说:是夜难过,真平生罕受者。
那一夜,徐婠贞在火红的新房里,流了一夜的泪。
02
钱玄同将婚姻的苦闷,转化成了学习与创业的动力。
结婚同年,他与好友前往湖州剪掉了大长辫子,并与好友合力创办了《湖州白话报》。
虽然两人分居,钱玄同一直在书房里,但徐婠贞却打听着钱玄同做的每一件事情。
旧社会有钱人嫖娼逛窑子,都是稀松平常的一件事。钱玄同从来不去。
他的朋友劝他纳妾,当时在私塾执过一段时间教的他却说:嫖娼,纳妾,那是对学生不起。
他的哥哥也让他纳妾,他坚决不肯。
![]()
图|钱玄同与徐婠贞
徐婠贞虽然一直被独守空房,但得知钱玄同的这些事迹后,她从内心对钱玄同生出喜欢。
既然钱玄同不愿纳妾,也不嫖娼,为何自己不能主动出击,让对方爱上自己呢?
之后的时月里,徐婠贞对钱玄同问寒问暖,将他的衣食住行打理的井井有条,天凉给他奉上一杯热茶,天热给他送去解暑的汤羹,他多晚回来,就在书房等他到几点,菜凉了帮他热好。
终于两年后,钱玄同也被她的体贴打动,与她圆了房。
这是一次迟来的圆房,从此徐婠贞先后为钱家生下6个孩子。
钱玄同先后前往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并与秋瑾等革命人士交往,加入了同盟会,回国开始任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导师。
他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并提出文章加标点符号,还提出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数目字。劝说鲁迅给《新青年》写稿,从而成就了一代文学大师鲁迅。
他与妻子徐婠贞的夫妻关系刚有了起色,突然徐婠贞又被查出患上了肿瘤,一直依靠药物维持生命。
当时,他又要照顾妻子,又要忙工作,心力交瘁。
他的好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并再次劝说他纳妾,他再次拒绝。
![]()
以他的说法,作为《新青年》的主办者,他更是“一夫一妻,自由恋爱,反对包办婚姻“的倡导者,他不能纳妾,如果他这样做了,就是自己打自己嘴巴,给旧礼教的维护者留下话柄,说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就是为自己谋私利,为了给自己行便利。所以,他只能做三纲的牺牲者,才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同时让青年和下一代成为受益者。
教育家黎锦熙评价钱玄同说:他真是纲常名教中的完人。
一个人做到知易,要做到行却很难。要将头脑的知道,转化为身体力行,不知要怎样的自律。
03
妻子徐婠贞生病后,每次治疗费用高昂,要花20银元,徐婠贞劝说:我跟了你,即便是现在走,这一生也没有遗憾了,你就别浪费钱了。
可钱玄同却说:我就是倾家荡产,也要救你。
为了救妻子,他四处筹钱,没有耽误过妻子一次治疗,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妻子的病情竟然奇迹般的好转。
原本医生都发了病危通知书,徐婠贞却奇迹的活了23年。
徐婠贞一直感激,那半生的命,是丈夫钱玄同为她续上的。
因为这个事,夫妻间的感情反而更加坚固。
虽然他们共同孕育了6个子女,但因为疾病交加,最后只留下3个。
![]()
图|钱玄同、徐婠贞与子女
余生,他们共同抚育孩子,相互扶持。
钱玄同支持长子钱秉雄自由恋爱,并亲自发请柬邀请亲朋好友到中山公园,为长子举行订婚仪式,在仪式上他说:自由恋爱就是进步。
并且,他还细心的请朋友给长子的《订婚纪念册》上签名留言。
他对于儿子的学习也非常重视,在对待三子钱三强的教育上,他鼓励儿子考北大理科预备班,并让他要“从牛到爱”,意思让他学习牛顿和爱因斯坦。
钱三强深爱上了原子物理,考入了清华大学,并考上了公费留学的名额。
当时钱三强准备出国时,钱玄同重病,钱三强不知是去留学,还是留在家里照顾父亲。
钱玄同却鼓励儿子说:你不要顾念家里,你学的学科,将来对国家有用,你必须出国学习。
在钱玄同的支持下,钱三强赴国外留学。
钱三强出国那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钱玄同因为生病不能上前线杀敌,愤懑不已,他改回原名“钱夏”,意为:坚守气节,誓为华夏子孙,不做亡国之奴。
在钱三强出国两年后,也就是1939年,钱玄同就因脑溢血去世了,享年52岁。
远在国外留学的儿子钱三强,化悲痛为力量, 努力学习,后来成为了新中国核物理专家,中国导弹之父。
![]()
图|钱玄同与徐婠贞与儿子钱三强
钱三强继承了父亲的遗志,为中国筑起了一道护国之盾,让中国成为列强不敢觊觎之国。
钱玄同的妻子徐婠贞在他去世后,思念成疾,直到1949年追随他而去。
钱玄同将婚姻的承诺化作病榻前的坚守,将新文化的火种播撒成汉字革命,以“一夫一妻”的信念,在浮华乱世中筑起一座名为“风骨”的丰碑。
我为什么要写下这篇文章呢?
是被钱玄同的风骨和担当打动。
真正的风骨,是对信仰的矢志坚守,对气节的认识。真正的担当,也不是一句空口号,也不是情诗里的浪漫,而是源于内心的责任感,面对人生风雨时的坚定,在日常点滴中的踏实耕耘。
点击“黎庶文史”卡片关注哦!方便下次阅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