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年轻人的饭局上要是没摆两瓶江小白,好像就少了点气氛
瓶身上那些“青春不散,酒要慢斟”的走心文案,精准戳中年轻都市男女的情绪点,让这瓶小酒成了社交符号、拍照神器
![]()
但谁能想到,短短几年,风光无限的江小白仿佛一夜蒸发10亿,从“人手一瓶”沦落到网友调侃“狗都不喝”
这瓶曾靠文案封神、靠营销出圈的白酒,究竟做错了什么?
![]()
成也营销,败也营销
江小白的崛起,绝对算得上是营销界的现象级案例,它避开与传统白酒“厚重文化”的硬碰,转而攻占年轻人的情感市场,微博、抖音、小红书,随处可见它的金句
青春剧、音乐节、跨年夜,它几乎从不缺席,它用“情绪饮料”的逻辑卖白酒,成功让不少90后、00后为其文案买单——哪怕很多人最初并不习惯白酒的辛辣
![]()
但文案能吸引第一次尝试,却难以支撑第二次回购,越来越多用户开始在社交媒体吐槽:“喝了个寂寞,除了包装一无所有”
营销吸引来的大量尝鲜客户,最终却因口感体验差而流失,江小白陷入了“爆红-尝鲜-失望-不再买”的恶性循环
![]()
忽视品质根基,网红白酒终成“一次性快消品”
白酒终究是入口的东西,口感、品质才是核心竞争力。传统白酒强调工艺、储藏时间、酒体层次
而江小白为追求年轻化与快消化,选择了“轻口感”路线——但轻而不香、薄而无味,成了它最致命的短板
![]()
江小白过度重视市场扩张和包装创新,却忽略了最基础的酒体研发与品质管控,不少喝过江小白的消费者甚至质疑是食用酒精勾兑,而公司虽然多次回应称采用“纯粹酿造法”,却始终未能扭转大众的“廉价感”认知
![]()
更遗憾的是,在陷入质量争议后,江小白并未明显升级产品,反而继续加码营销、推出更多风味调酒产品,试图用更多元的产品线掩盖品质短板
结果越延伸,越稀释品牌认知,最终让用户更加困惑:“江小白到底是什么?”
![]()
市场反击:当传统酒厂也学会了“年轻化”
就在江小白沉迷于输出文案的同时,传统酒厂并没闲着,茅台推出“茅台冰淇淋”、泸州老窖搞了“顽味”香水,老玩家们一边守住品质基本盘,一边用更扎实的跨界打入年轻人市场
![]()
而当汾酒、剑南春等纷纷推出小瓶装、轻口味白酒时,江小白赖以起家的“年轻”“小众”定位顿时被夹击
它既不够好喝到能跟传统酒硬拼,又不再独特到能持续引领潮流
![]()
跌落神坛:一场情绪营销透支后的必然结局
回头看江小白的跌落,几乎是一场必然,它成功抓住了年轻消费者“重情绪、爱分享”的痛点,却忘了酒行业的本质终要回归“好喝、耐喝”,当最初那批用户成长了、口味变挑了,江小白却仍停留在“喝文案”的阶段
![]()
没有扎实产品力支撑的网红品牌,注定是昙花一现
江小白用10亿学费告诉我们:营销能造浪,但品质才是帆,光有浪头的喧哗,船终究走不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