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一到换季,朋友圈聊得最多的不是穿衣搭配,就是“甲流又来了”。医院门诊排长队,孩子请假,家长捏着体温表,办公室也开始流传“喝什么能防甲流”。在“流感爆发”这个词刚冒头的时候,心里多少有点紧张,谁都不想被病毒盯上。大家一边翻药箱,一边在手机上搜“甲流预防”,还真有不少人开始考虑喝茶。
在中国,喝茶差不多是家家户户的日常操作,遇到流感季节,很多人会觉得喝点茶水能“清热解毒”。但到底哪几款茶真的对身体有用?是不是三天就能见到效果?这些说法有没有科学根据?想把答案讲清楚,得先捋一捋流感、免疫力和喝茶之间的关系。
![]()
甲型流感病毒,简称甲流,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它的传播速度快,发病突然,常见症状有发热、咳嗽、喉咙痛、全身酸痛。国家疾控中心公布的流感周报显示,甲流的发病高峰常在秋冬季节。每年全国大概有几千万人被流感感染,其中甲型流感占比最高。对于年纪小、年纪大的、还有慢性病患者来说,感染甲流会带来更大健康风险。
预防甲流的核心是“阻断病毒传播”。中国疾控中心和《流行性感冒防控指南》都明确,个人防护包括接种流感疫苗、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室内通风。饮食、作息、心理状态,也都影响身体抵抗力。喝茶算不算有效的预防措施?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得看看权威指南怎么说。
![]()
茶叶在中国居民饮食中有悠久历史。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适量喝茶被认为有益健康。茶叶中含有茶多酚、咖啡碱、儿茶素等活性物质,这些成分有抗氧化、抗炎的生理作用。有些医学期刊提到,茶多酚在体外实验中对某些病毒有一定“抑制作用”。不过,这种作用大多是在体外细胞模型或动物实验中观察到的,人与实验室的距离还有点远。
喝茶是否能预防甲流?目前国内没有任何权威指南明确推荐喝茶预防甲流。疾控中心、国家卫健委也未曾发布类似建议。茶叶不是药物,不能替代流感疫苗,也不能当作抗病毒治疗手段。喝茶能让人保持水分充足,还能舒缓情绪,帮助调整作息,这些对免疫力有帮助,但不是直接杀病毒。
那“喝三天就能防护”这个说法,又从哪里来的呢?大量群众喜欢在流感季节喝一些中草药茶,比如薄荷茶、金银花茶、菊花茶。大家熟悉的“清热解毒”标签,其实更多来自于传统医学理论,在现代医学标准下,这些作用大多属于辅助调理。
![]()
有些中草药茶的成分,比如金银花、菊花、板蓝根,在《中国药典》和一些核心期刊论文中提到,可能有抗炎、抗氧化的作用。部分实验显示这些植物提取物对流感病毒有“体外抑制”效果,但临床研究证据有限。也就是说,喝这些茶对缓解咽喉不适、补充水分有帮助,但直接预防甲流的效果,目前没有权威证据支持。
很多人关心“喝什么茶对流感有好处”。如果回归到权威指南,比如《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饮水量应在1500-1700毫升左右,清淡、无糖的茶水可以作为日常补水方式。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等都含有丰富茶多酚,适量饮用有助于抗氧化、调节肠道菌群。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来说,这些茶饮可以纳入日常饮食,但不建议作为唯一的预防手段。
![]()
有的人喜欢喝花草茶,比如菊花茶、金银花茶、薄荷茶。理论上,这些茶饮有清香、润喉的作用。部分观点认为,菊花含有黄酮类和挥发油成分,金银花富含绿原酸、黄酮苷,有一定抗炎作用。不过,这些成分的含量、人体吸收率、实际防护效果,目前缺乏大规模人体试验的数据。日常饮用可以当作调剂口味,预防甲流的说法需要谨慎对待。
聊到“喝三天就能见效”,这个说法其实没有权威依据。人体免疫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茶饮只能作为健康饮食的组成部分,不能指望短时间内带来显著变化。流感防控最重要的措施,还是接种疫苗和规范防护。
如果平时觉得嗓子干、体力差,适量喝点温热的茶水,确实能让身体感觉舒服些。尤其在天气干燥、空气污染的时候,喝茶可以帮助补充身体水分,缓解疲劳。身体状态好了,免疫力也可能跟着提升一小步。需要提醒的是,部分人群喝茶要多留心,比如孕妇、儿童、肠胃虚弱者,最好选择清淡、低咖啡因的茶饮。
![]()
有的人喜欢自制“防流感茶”,会往茶杯里加枸杞、陈皮、金银花、桑叶。中医理论认为这些材料有清热、润肺、解毒的作用。部分医学文献提到,这些材料含有多种活性成分,比如枸杞多糖、金银花苷等,对身体有一定益处。实际防护效果,目前还没有权威指南推荐作为流感防控的标准方法。日常饮用可以,别指望“喝三天”就能彻底防住病毒。
每年流感季,药店里最畅销的除了感冒药,就是各种中药茶饮。很多人会把“喝茶”当作一种心理安慰,觉得喝完一杯茶,整个人都放松下来。其实,心理状态的放松、睡眠充足、均衡饮食,这些才是免疫力提升的关键。茶水只能作为健康习惯的补充,不能代替科学防控。
流感疫苗依然是预防甲流最有效的措施。国家疾控中心和中华医学会都强调,6个月及以上人群均可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这些高风险人群。疫苗接种后,身体会产生针对流感病毒的抗体,大大降低感染和重症风险。喝茶和接种疫苗不是对立关系,两者可以并存,茶饮是生活习惯,疫苗是科学防护。
![]()
除了喝茶,日常防护还包括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扎堆、及时补充水分。身体有充足水分,呼吸道黏膜能更好地抵御病毒侵袭。茶水本身也是补水的好选择,尤其是淡茶、花草茶,无糖无添加,适合大多数人群。
如果已经感染流感,喝茶能缓解咽干、乏力等不适,但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明确,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等,是治疗甲流的首选。喝茶只能作为辅助措施,不能延误正规治疗。
![]()
不少人问,到底喝哪几款茶更适合流感季?综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权威期刊推荐,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菊花茶、金银花茶,这些都是常见选择。身体健康的成年人可以根据喜好选择,注意茶饮适量,不要空腹饮用。孕妇、儿童、特殊人群饮茶前建议咨询专业医生。
想要三天见效,多少带着点“速效保健”的心理。健康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茶饮只是生活小细节。如果能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身体免疫力自然会比平时更强。流感高发季,科学防护、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才是最靠谱的良方。
参考文献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流行性感冒防控指南(2024年版)[EB/OL]. [2]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M]. [3]吴文娟,贺海霞,丁晓芳,等. 金银花及其活性成分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23,54(10):3123-313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