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的时候,去了一趟山东半岛,因为是自驾去的,所以路上看到了不少时代的眼泪——烂尾楼,触目惊心,令人唏嘘。
但近几天,刷到了一个广东IP发的内容——竟是马鞍山的废弃商场,外地游客还特意为这个商场来了一趟马鞍山!那些照片,着实让人感到满满的无力感。
马鞍山竟然也有“触目惊心”的地方?
是的,也有不少。
它是富邦购物中心,位于马鞍山昔日的市中心最繁华的解放路一条街;
它是金色新天地,位于马鞍山曾经的交通枢纽五岔路口;
它是中王奥特莱斯,位于马鞍山之前的规划商超面积最大的城南区域…
如果说,烂尾住宅楼是因为曾经的地产大佬因为种种原因而导致烂尾,那么废弃的商场,其背后的原因,往往比烂尾楼更令人深思。
或许是前期规划盲目乐观,对马鞍山人的消费力预估过高?
或许是招商运营能力不足,无法形成有效的商业生态?
又或许是电商冲击和城市多中心化发展下,就会有必然经历的阵痛?
没有建成,可以有“未生”的遗憾。
但,建好没有运营好,最后导致被“废弃”,才是有最大的遗憾,甚至成为城市的“疤痕”。
比如,花山大润发就可以持续经营这么多年,它抓住了民生消费的基本盘,以超市为核心,辅以必要的配套餐饮,业态专注,反而形成了稳定的客流。
又比如,同属于城南区域的万达广场,凭借其强大的品牌资源和成熟的运营模式,可以不断推陈出新,通过场景焕新和主题活动持续制造新鲜感,成为一个值得相信的综合体。
里面的品牌门店可以焕新,但总不能,很多门店的客流不行,导致整个商场要为之而买单。
当然,上面提到的一些商超,可能也有些在积极改造,或变成其他用途,或等待新的主人,总归是向好发展。
但,笔者希望的是,行动的速度可以再快点。
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如此荒废感的的景象,只会让更多的人来“蹭流量”,难不成最后可以成为“末日城市打卡地”?
马鞍山作为拥有很多称号的城市,行动的速度可以再快点。
毕竟,有些时候,为了醋,也必须要包好这顿饺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