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来找你们了。
![]()
![]()
这句话在抖音上刷到第三遍时,手指还是忍不住停下来。
画面里,男人举着一张褪色的双胞胎百日照,背景是堆满玉石毛坯的仓库,灯光昏黄,像极了我爸当年在工地宿舍找我的眼神。
可评论区一水儿地冷:
“现在知道哭了,当年干嘛去了?
“别演了,橱窗里那块和田玉标价 3 万 8。”
我把视频转给闺蜜,她甩回一句:“要是你亲爹突然蹦出来,你认吗?
![]()
”——我当场噎住。
这问题像鱼刺,谁碰谁疼。
刺怎么来的?
扒完时间线更扎心。
2004 年,安徽六安小诊所,产妇大出血没救回来,钟家宏兜里只剩 80 块丧葬费。
亲戚一句“你养不活两个”,他把孩子分别塞给上海茶叶蛋摊主和台州机械厂工人,收条都没写。
2022 年,他开着宝马回村,抖音号连发 87 条“寻女”,点赞 8000 万,直播间里“爸爸对不起”刷得比火箭还快。
![]()
可网友扒出:2023 年玉石行情跳水,他的仓库压了 600 万货,橱窗却上新了 12 件“寻亲感恩玉”,最贵的 3 万 8,标题一行小字:“收益用于找女儿”。
有人算过账:按平台 30% 抽成,卖出一块就能净赚一万。
数字一出,弹幕瞬间翻车,“卖玉还是卖泪”吵上热搜。
平台掐指一算:半年里他引导私下转账 42 次,直接关小黑屋到 2025 年 11 月 6 日——刚好错过双胞胎 20 岁生日。
更尴尬的是,法律也不站他这边。
浙江民政局的同志私下透露:去年 6 月就收到他的申请,可《民法典》第 1114 条写得明明白白——被收养人成年后,只有本人点头,血缘亲爹才能敲门。
一句话,人家姑娘不想见,他连影子都摸不着。
![]()
律师朋友补刀:想翻盘,得证明当年“送养”其实是“拐卖”,或者拿出胁迫证据。
可 20 年前那张 2 万元“营养费”收条早被雨水泡烂,谁说得清是救命钱还是交易款?
事情烂尾了吗?
没有,现实比剧本更离谱。
台州那边传来小道:疑似小女儿一家已搬去杭州,姑娘在读医科,成绩稳进保研圈。
邻居大妈嘴碎:“孩子只知道自己是‘捡来的’,爸妈砸锅卖铁供她,她发誓把命都给养父母。
”——听到这儿,我反而松口气,谁愿意把已经结痂的人生再撕一次?
![]()
省妇联的最新动作也耐人寻味:她们没帮钟家宏拍煽情短片,而是把流程图甩上网——“寻亲先登记, DNA 进国家库,孩子自愿开门,再谈下一步”。
潜台词:想消费亲情可以,按规矩排队。
有人骂平台冷血,我反倒觉得小黑屋开得及时。
真为孩子好,就别把“血缘”变“流量”。
毕竟,20 年前那个冬天,他亲手按下“送出”键,如今网络再热,也捂不热被抛弃的那一夜。
至于我们围观群众,能做的其实很简单:
下次刷到“认亲直播”,先别急着刷“哭死”。
![]()
点进主页,看看橱窗里是不是同款“感恩玉”;评论区要是有“加微信捐路费”的,顺手点个举报。
别让“找孩子”变成“找钱包”,更别让“回家”成了二次伤害。
血缘不是重启键,有些错过,一辈子只能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