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赋能出海,绿色护航——东莞市储能产业企业合规出海交流会”在东莞水乡科创中心举行,聚焦“合规”与“出海”双核心,围绕碳足迹认证、ESG 体系构建、美欧市场准入策略等企业痛点议题,助力东莞储能企业把握中美政策回暖机遇。其间,东莞市电池行业协会及储能产业联盟“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同步成立。
本次活动由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黄埔海关技术中心、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管理委员会等多部门联合指导,武汉大学东莞水乡储能技术研究中心携手东莞市电池行业协会共同主办。
![]()
碳足迹+ ESG 双轮驱动,合规成为出海“硬通货”
随着国家《关于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方案》出台,锂电池被纳入首批碳足迹认证产品,而东莞作为国家碳标识认证试点城市,正持续释放政策红利。但与此同时,国际市场对企业碳管理能力的要求日益严苛,“不绿色,无出海”成为储能行业共识。
本次交流会上,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等单位专家,针对碳足迹认证国家试点政策进行专题解读,帮助企业清晰梳理认证路径,打通国内国际碳数据互认通道,推动企业将“碳资产”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面对欧盟《新电池法》将ESG合规要求延伸至全产业链的趋势,深圳职业技术大学ESG研究中心、知然绿能等机构专家深入解析国际ESG规则演变逻辑与供应链应对策略,引导企业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布局”,建立贯穿研发、生产、回收全流程的绿色治理体系。
![]()
“作为扎根水乡创新创业社区的储能企业,我们与武大储能技术研究中心已有多次深度合作。此次参会收获远超预期,政策窗口已然打开,技术工具日趋成熟,只要紧跟国家试点节奏,用好水乡平台资源,我们的海外之路一定能走得更稳、更远、更绿色!” 广东通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感慨道。
知然绿能低碳科技(东莞)有限公司代表则用“及时雨”形容本次活动:“过去,面对欧盟新法规,信息碎片化是我们最大的痛点。这次东莞把‘绿色贸易’从口号变成了可落地的工具包,让我们从‘敢出海’的焦虑,升级为‘会出海’的笃定。”
一站式服务+生态共建,水乡打造产业护航“强引擎”
当前,东莞水乡经济区已成为东莞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核心集聚区,先后引进赣锋锂电、博力威、祥鑫科技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初步形成覆盖电池材料、制造、系统集成的全链条产业生态。在东莞“8+4”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布局中,水乡经济区更被赋予打造新能源特色制造中心与创新发展高地的重要使命。
为精准破解企业“出海无门”“合规无路”的核心痛点,本次交流会重磅发布“一站式合规出海服务体系”与“绿色护航计划”。两大举措整合政策解读、碳核算、ESG评估、国际认证、市场对接等全链条服务资源,为企业提供从合规诊断到落地执行、从欧盟主流市场到新兴蓝海市场的全周期系统性护航,真正实现“企业有需求,平台有响应”。
![]()
同步成立的东莞市电池行业协会及储能产业联盟“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将依托武汉大学东莞水乡储能技术研究中心的科研优势,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构建覆盖“材料—电芯—系统—回收”的绿色创新生态,强化产业自律与标准引领,推动东莞储能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作为水乡储能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平台,武汉大学东莞水乡储能技术研究中心自去年10月落地以来,实现了储能领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从0到1”的突破。该中心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开展成果转化与落地,揭牌后迅速获评水乡经济区首个市级新型研发机构,已逐步成长为东莞储能产业重要的公共科研支撑平台。未来,武汉大学东莞水乡储能技术研究中心将持续强化平台思维与生态培育理念,助力东莞储能企业在全球绿色转型浪潮中行稳致远。
南方+记者 张珊珊
【作者】 张珊珊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