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荷兰首相迪克·斯霍夫称,中国已同意恢复从其安世半导体工厂向欧洲供应芯片。斯霍夫表示,解决这一瓶颈得益于荷兰、德国和欧盟委员会的合作,以及11月6日荷兰与中国官员之间的会谈。
![]()
这里有必要提一下,商务部的“豁免”政策并非无条件放开所有限制,其核心可以理解为定向宽松。这是一种针对特定企业(安世半导体)、特定产品的个案处理机制,目的是缓解由其引发的全球供应链危机,尤其是汽车产业面临的芯片短缺压力。而且采用的是申请制,遇到实际困难的企业需要主动向商务部或地方商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商务部将综合评估企业情况后,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予以许可。
荷兰这次真的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另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荷兰政府已准备搁置一项针对芯片制造商安世半导体的管制令,因贸易争端而受阻的关键汽车芯片供应链迎来转机。
当荷兰政府准备放下控制权的那一刻,世界正在见证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在这个时代,中国维护自身发展权益的决心与智慧,正在改写全球科技博弈的规则剧本。
![]()
这场始于9月底的“芯片博弈”,终以荷兰的无奈妥协暂告段落。
9月底,荷兰搬出尘封71年的《物资供应法》,突然接管安世半导体荷兰总部。荷兰的算盘打得够响,这种操作,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骇人听闻,闻所未闻。但老美一纸通告,荷兰人不就傻了?更重要的是中方反制的三记重拳“反绑”荷兰。
1. 直击七寸:对安世中国产关键车用芯片实施出口管制。
2. 产业链足够韧性:安世中国宣布库存可撑至年底,且2025年起全面切换上海鼎泰匠芯国产晶圆,120亿投资搭建自主产能,彻底摆脱对外依赖;
3. 博弈错位:老美撤了,让冲在前面的荷兰成了孤立无援的“恶人”。
![]()
荷兰的妥协,满是求生欲!
一边是欧洲车企的逼宫,一边是中方国产替代的推进,若僵持下去,不仅拖垮欧洲汽车业,自身半导体话语权也将旁落。这场和解看似平等,实则是荷兰的“认怂”,用“暂停接管”换中方“恢复供应”,本质是破坏规则后的被动收场。
面对荷兰的无耻挑衅,安世事件是荷兰一手策划挑起,荷兰必须负全责,中国没有任何责任。用中荷关系给中国施加压力,中国不吃这一套,中国不怕和荷兰闹僵,国家利益面前绝不让步。
![]()
但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商务部最新回应:“中方希望,荷方表态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应尽快实质性提出建设性方案并采取实际行动,推动安世半导体问题早日解决。中方同意荷经济部派员来华磋商的请求。”
这场闹剧,荷兰终是为自己的鲁莽行为买了单。他这不叫放弃控制权,该叫歧视性地非法侵占他国巨额企业资产以及知识产权,扰乱世界市场秩序,本来就不是他的,他只是想强占失败了,而现在我们要追究他的责任。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