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湖南省人民医院17分11秒的不雅视频在网络疯传,主角被证实是该院祖姓副院长与曾姓眼科副主任。
![]()
11月6日,湖南省卫生健康委通报,两人生活作风问题基本属实,已被暂停职务接受调查,这场丑闻迅速引发全网热议。
![]()
而比起涉事人员的失德行为,曝光者的身份、动机及其法律责任,更值得大家拎清。
![]()
关于曝光者身份,网友们猜测集中在三类人身上。
第一类大概率是两人的配偶,毕竟双方均处于已婚状态,祖某妻子是同市医院护士,曾某丈夫是高校教师,若发现伴侣的不正当关系,情感上的背叛加上权益受损,很可能选择曝光泄愤。
第二类可能是职场竞争对手,有知情人透露祖某曾利用人事职权拉拢下属,难免引发利益冲突,被排挤的同事或竞争对手借曝光私生活打击对方,也合乎情理。
第三类则可能是知晓内情的医院内部人员或普通网友,觉得公职人员应以身作则,出于“伸张正义”的心理曝光丑闻。
![]()
而曝光者的核心动机,无外乎三点。
一是泄愤报复,看着涉事人员身败名裂、职业尽毁才解气;
二是维权诉求,尤其是配偶一方,想借舆论压力在后续婚姻纠纷、财产分割中占据主动;
三是监督举报,希望通过曝光推动相关部门调查,规范公职人员行为。
但必须明确的是,就算涉事人员有错,曝光者的行为也未必合法,这些法律责任跑不了。
首先是民事责任,曝光的视频和照片属于私人私密内容,公开传播明显侵犯了两人的隐私权和名誉权,涉事人员有权要求删除信息、赔礼道歉,还能索要精神损害赔偿。
其次是行政责任,若曝光的内容包含低俗色情信息,且传播范围广、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曝光者可能被公安机关处以警告、罚款,严重的还会被行政拘留。
最严重的是刑事责任,要是曝光者存在非法偷拍、破解他人设备获取视频,或是捏造虚假信息诽谤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就可能触犯刑法,面临牢狱之灾。
公职人员的生活作风确实该受监督,相关部门快速停职调查的做法值得肯定,但监督不能逾越法律边界。
就算是公众人物,个人隐私也受法律保护,不能因为对方有错,就默许侵犯隐私的行为。
其实反映问题有很多正当渠道,比如向单位纪检部门或监管机构举报。
曝光者只顾着“伸张正义”或泄愤,却忘了自己的行为可能违法,最后很可能维权不成反遭追责,实在得不偿失。
这场风波也提醒大家,遇事要保持理性,守住法律底线,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