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卡买不起可以等降价,内存买不起只能等破产。
![]()
”上周饭局,做服务器的阿K把这句话甩桌上,一圈人瞬间静音。
![]()
SK海力士把HBM4直接抬价50%,英伟达连价都没砍,照单全收——有钱人的世界,砍价环节直接跳过。
不是内存疯了,是AI的胃变大了。
以前训练模型像喂猫,现在像喂蓝鲸,桶换成缸都不够,得用游泳池。
HBM4的1.5 TB/s带宽听起来抽象,换算一下:把《赛博朋克2077》塞进去,眨眼功夫游戏自己跑完加载条,玩家还在揉眼睛。
更离谱的是,这块内存居然自带“小算盘”。
芯片里嵌了逻辑单元,能做简单加减乘除,CPU GPU 还没张嘴,它已经报答案。
存数据的仓库突然会算账,会计当场失业,算力架构直接被改写——存储不再排队,直接上桌吃饭。
寡头们乐疯了。
三星、SK海力士、美光把八成高端产能切给AI服务器,消费级DDR5立马涨成海鲜价,8月渠道价已飙两成。
![]()
华强北柜台小哥发朋友圈:“囤条内存比囤茅台稳。
”配图是仓库里成箱的普条,像码方便面。
上游吃饱,下游被薅。
AWS、Azure、谷歌云把2025预算再抬35%,没办法,GPT-5一张口就要1EB——一亿部4K电影塞一起的体量,蓝光碟叠起来能去月球打往返。
云巨头一边写PPT一边抹汗:不掏钱,连参赛资格都没有。
国产圈也在连夜打怪升级。
长江存储的232层3D NAND刚下线,国产AI服务器就围上去“摸摸看”。
不是不想用洋货,是怕哪天运不过来。
华为阿里自己开炉炼芯,流片失败的消息比成功多,但没人敢停,停了就是下一颗被卡脖子的螺丝钉。
![]()
最有趣的是新型存储MRAM。
IBM+三星的实验室版本跑得跟DDR5一样快,功耗直接腰斩。
哥们形容:老内存像电暖器,新内存像LED灯,点亮一样亮,电费省一半。
可惜量产还要三年,资本先画饼,股民先吃饼,股价都比产品早熟。
A股lista里,做测试探针台的长川科技最近被踏破门槛,因为HBM4出厂前得先过它的针,少一根都不给盖章;澜起科技蹲守DDR5接口标准,三星给的大额订单直接塞满产线;北方华创的12英寸外延设备拿到美光认证, circle 里戏称“拿到洋门票,内销算赠品”。
热闹归热闹,一看估值,很多人的钱包先怯场。
风险也摆那儿。
地缘政治说翻脸就翻脸,哪天设备光源被一键拉黑,再先进也只能改台灯;产能一窝蜂上来,明年如果AI模型训练需求踩一脚刹车,内存价格能表演空中跳水。
华强北那条朋友圈,也可能成为大型翻车现场。
![]()
普通人捞不到流片厂的名额,也抢不到光刻机,能做的是看个逻辑:AI越卷,数据胃口越大;数据越大,存储越像氧气——必须一直吸,还得吸纯的。
寡头格局短期撬不动,但国产替代每爬5%,都会有人在账上长出一截收益。
盯两条线:技术抽血能力(谁有MRAM、存算一体真功夫),客户绑定深度(进了AWS、英伟达list就别轻易出来)。
剩下的,就是管住手,别在PPT阶段就all in。
写到这儿,去电商网站瞟了一眼,32GB DDR5-5600条子比上月又涨了四十块。
涨价像地铁门,关上前还能挤一把,关上后就只能等下班车。
要不要囤?
不如先问自己:如果明天AI要1ZB,你准备卖内存还是卖铲子?
留言区说说看,涨价潮里你会蹲国产还是抱紧三巨头?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