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安徽盛圩子村迎来了一位陌生军人,有眼尖的村民发现,他是一位中将。
![]()
他没有惊动太多人,只是一户户询问,寻找一个叫孔秀英的村妇。
当他终于找到人,开口就是要报恩:我是来兑现40年前的承诺的。
这位中将是谁?他为什么要来找这位村妇报恩?
![]()
雪夜惊魂
1941年深冬,皖北地区寒风凛冽,盛圩子村的村口挂着半截破灯笼,早已熄灭。
孔秀英当时年方十八,新婚不过十来天,裹着厚实的棉衣,正躺在炕上歇息。
她的丈夫是本村的庄稼人,忠厚老实,如今也累了一天,早已鼾声如雷。
忽然,“咚、咚、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宁静,孔秀英猛地坐起身来,心一下子悬了起来。
![]()
“谁啊?”她压低声音,声音发颤,但没人应声,门外只有更急的敲门声和断续的喘息。
孔秀英丈夫被惊醒,两人对视一眼,他刚想起身,孔秀英却轻轻按住了他的肩。
她从床边拿起棍子,小心翼翼走到门边,隐约听到一人低声说道:“大妹子,行行好,我们是新四军,被鬼子追上了,快、快让我们进来躲一躲……”
“新四军?”孔秀英一怔,虽从未亲见,但这名字她听得多了,村里人说他们纪律严明、行踪神秘,是专打鬼子的铁军。
![]()
她深吸一口气,一边掀开门闩,一边压低声音:“快进来,别声张。”
门“吱呀”一声开了,冷风裹着几道黑影闪身而入,为首一人身材高大,面容坚毅,满脸风霜。
他正是当时的新四军将领张震,随行的还有几位战士,其中一人肩头血迹斑斑,步履踉跄。
屋内狭小,几人站在炕前不敢坐,张震取下帽子,轻声说:“多谢嫂子救命之恩,打扰了。”
孔秀英没有多问,她目光一扫那名受伤的战士,连忙拿出自家的热水、破布条,小心为其包扎,又从厨房舀出热粥分给众人。
![]()
随后,她把炕上的棉被抖开,又带着他们走进新房,把原本为自己新婚准备的卧房腾出来:“你们歇歇,我守着门口,有动静我来喊你们。”
张震一愣,本想拒绝,但对上孔秀英坚定的目光,终究没再多言。
午夜将至,孔秀英站在堂屋门口,一边烧水一边警觉地听着动静。
她耳朵一向灵,此刻隐约听到村东头传来一阵急促脚步声,断断续续,还有低声吼叫。
她心中一惊,赶紧熄了灯,猫腰从后窗望出去,远远看见几道黑影正向村里逼近。
![]()
那不是村民走路的姿势,也不像巡夜的保丁,她没多想,飞快跑进新房,一边推醒张震,一边急促低语:“鬼子来了!”
张震猛地睁眼,几名战士瞬间警觉,他们手中武器寥寥,若正面交锋,几乎无胜算。
张震一边查看地形,一边低声问:“你知道哪能出去?”
孔秀英没有犹豫:“我小时候跟我爹打渔,村后有片芦苇荡,冬天没人走,但我知道怎么走。”
她一边说,一边拿起油布披风,又从后门拽出门闩,张震沉声一声:“跟着她,快!”
外头传来枪声与喊杀声,显然日军已经发现了村中的异常。
![]()
血战突围
张震带领的小分队,在孔秀英的引导下,穿越了整片芦苇滩地,每走几步,就需弯腰躲避冰雪下的枝丛与陷坑。
逃到沱河边时,天色已泛鱼肚白,远远能听到盛圩子方向传来断续的枪声和惨叫,那是留守的战士们在做最后的掩护。
张震咬紧牙关,望向河对岸的林带,他们是幸运的一组,可在村中留下的战友,凶多吉少。
而他此刻最需要做的,是尽快突围,将伤员和重要情报带出日军封锁线。
![]()
沱河此刻结着薄冰,水面漂浮着破裂的浮雪,孔秀英站在河边,脱下棉鞋,脚探进水里试了试,又回头道:“河中央冰薄,从这边斜穿过去,到西头那块石碑旁有浅滩,可以上岸。”
张震点头,对她深深一抱拳:“大妹子,这里危险,你快回去,我们记住你了。”
孔秀英却摇头:“我送你们过河,石碑附近有狗儿坟坡,那里有沟渠和废窑,躲得住人。”
众人依计穿河,期间有两位战士因体力不支险些滑入水中,被其他人拽住才得以保全性命。
等抵达西岸,天已大亮,远处传来日军哨音与犬吠声,紧随其后的还有村子方向飘起的炊烟夹杂火光。
![]()
盛圩子,果然遭到了日军的“围剿”,张震眯眼看着那方向,胸中满是怒火,却被理智按捺住。
此刻回去只会搭上更多人,战友的牺牲,必须换来更大的胜果,这是作为一名指挥员的职责。
在孔秀英的指引下,他们最终穿越废窑沟渠,与外线部队取得联络,成功撤离。
当天深夜,张震在临时指挥部,望着地图上被标记为“盛圩子”的位置久久沉默。
战后打扫战场时,侦察兵带回消息:村中有不少新四军伤员和掩护村民被日军发现,当场枪决,部分烈士尸骨暴露荒野,无人收殓。
![]()
张震当场红了眼,他咬牙写下作战总结报告,在其中附上一句:“孔姓村妇,于危急之际开门施救,冒死送路,恩重如山,未及致谢,望来日有机。”
而此时的盛圩子,村民们连夜收敛尸骨,将战士们就地安葬于村头空地,用泥土草席草草掩埋。
孔秀英的丈夫,在那一战中为掩护村民,被刺刀刺伤小腿,自此跛了一生。
而张震,这些年从战士做到营长,从团长做到副司令,他带兵、打仗、开会,走遍大江南北,心中却始终挂念着那个冬夜。
他曾派人悄悄打听过“孔秀英”这个名字,却因战乱与村庄更名,始终不得其踪,直到40年后,两人才终于重逢。
![]()
中将归来
1981年初夏的一天,盛圩子村头的小路上出现了一位衣着整齐的中年男子。
他身后跟着两位随行军官,身着便装,不动声色,他就是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张震中将。
时间没有磨平他的记忆,反而让那段夜行的场景愈加清晰。
他记得村子靠近一条小河,记得夜里门前的那盏风灯,也记得那个为他推门的女人。
![]()
张震回来了,带着一句沉甸甸的承诺:“我要亲口对她说声谢谢。”
他没有提前通知地方政府,也未让宣传部门知晓,他只想低调完成一件在他心中压了几十年的事。
张震一路走访,见人便问:“你们村里可有一位姓孔的老人,四十年前住在村东头?”
起初,没人听懂这位客人的来意,直到他走进村中一个卖油条的小摊时,一个上了年纪的汉子擦了擦手:“姓孔的……你是说孔秀英?她还在,就住那边湾子头,你找她干啥?”
张震听闻,心头猛地一震,连忙追问住处,当真确定是她时,心中的担子终于放下。
![]()
孔秀英的家,是村东头一座旧式砖瓦房,屋前种着一排丝瓜与黄豆,屋后还有口老水井。
张震站在门口,敲了敲门,屋里传来一个苍老却干脆的女声:“谁呀?”
门开了,一位花白头发的老太太正围着围裙,手中还拿着剥豌豆的竹篮。
她抬眼看着张震,愣了一下,眼神中闪过一丝迟疑,又快速恢复平静。
“您……找谁?”
![]()
张震看着眼前这个清瘦却硬朗的老人,喉头哽了一下,终于开口:“大妹子,还记得那年冬天,你开门救了几个逃命的新四军吗?”
那句话一出,孔秀英猛地站直,眼睛睁大,嘴唇颤抖着:“你……你是……张……”
张震缓缓点头,郑重地行了一个军礼:“张震,副总参谋长,来兑现40年前的承诺,向您道谢。”
孔秀英捂住嘴,呆立良久,随即泪水滚落,竹篮啪地一声掉在地上,她拉着张震的手,颤声说:“我还以为你们……早就没了。”
![]()
张震哽咽:“我们活下来了,可那一夜的恩情,我忘不了,你给我们开门,还带我们穿芦苇走沱河,若没有你,几十条命就断在那了。”
两人坐在院子里,面对面,张震指着一旁的大立橱笑道:“我记得那晚,我就靠着它坐了一宿,背后还贴着你们新婚的红纸。”
孔秀英也笑了,眼角的泪水却没停:“你们走后,村子被扫荡了一回,好几个娃子都没回来……我……我一直不敢说,怕连累了你们。”
![]()
张震从怀里取出一个精致的绸包,小心地打开,是一枚金属铭牌,上面刻着:“抗战烈士纪念,致孔秀英同志,新四军总部敬赠”。
他将铭牌双手递出:“这是我们新四军给你的,也是我欠你的。”
孔秀英推辞不掉,最终还是双手接下,她望着那铭牌,眼中满是庄重。
那一天,盛圩子村的村民们陆续围了过来,才知道这位“来寻旧人”的军人,竟是共和国的将军。
![]()
立碑守墓
张震离开盛圩子前,在村头的土丘上伫立良久,那是当年孔秀英与村民们合力掩埋新四军战士遗体的地方。
草丛荒芜,丘顶连一块木牌也没有,唯有几株老槐树枝丫张狂地伸向天际。
张震站着,一言不发,他的随行军官劝他休息,他摆摆手,眼中浮现的是一位位年轻战士的模样。
“他们走得太无声了。”他说,“我得让他们被人记住。”
![]()
几天后,张震便以个人名义向地方政府递交了一份申请,请求在盛圩子战斗遗址上设立纪念碑,为牺牲的新四军烈士建一座烈士陵园。
为此,他不但亲自拨出专款用于筹建,还多次亲赴现场勘查地形,设计碑文。
张震原本可以请人代笔,可他坚持亲手书写碑名,碑体选用灰白花岗岩,简洁庄重,正面镌刻张震所撰文字,记录盛圩战斗经过与牺牲者英名。
周围建成围栏、小广场、引导通道,并栽种青松翠柏。
![]()
当地民兵帮助施工,村民自发运料运水,甚至有年迈老人捐出家中存粮表示敬意。
而在另一边,孔秀英与丈夫则主动向村委申请,请求承担陵园的义务守护任务。
张震起初反对,说:“你年纪也大了,不该再操劳。”
但孔秀英笑着摇头:“我年轻的时候领他们走路,现在老了,就陪他们说说话。”
![]()
最终,张震也只得点头,临别时,他郑重将一枚“新四军纪念章”佩戴在她胸口。
自此以后,孔秀英夫妇每天天不亮便起身,清扫陵园道路,擦拭纪念碑,点燃三柱香,摆上清水与时鲜蔬果。
有一年清明,张震已年过七旬,却依然亲自回到陵园,他站在纪念碑前,和孔秀英并肩而立。
也是从那一年起,盛圩子每到清明节就不再冷清,县里学校组织学生前来扫墓,部队也定期前来悼念。
![]()
烈士英魂终得安息,而一场跨越四十余年的军民情谊,也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