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很多地方的餐桌上,白酒几乎是绕不开的话题。不管是婚宴、朋友聚会还是家庭聚餐,总有人举着酒杯喊一句“走一个”。特别是到了节假日,那些“身体倍儿棒”的叔叔伯伯就更是畅饮自如。但有些人却不太适合这样豪爽,尤其是高血压患者。一边在控制饮食、一边又小酌几杯白酒,这到底行不行?医生说,问题不小。
![]()
很多人对高血压的理解还停留在“不能太咸”,却没意识到饮酒其实也是个大雷区。不止一个医生反映,白酒喝多了,确实对高血压人群影响不小,有些变化甚至是立马能感觉出来的。
有时候一个人本来血压控制得挺好,喝完几杯白的,心跳就有点不对劲,脑袋发涨,第二天一测,血压蹭蹭往上跳。这些情况不是个例,而是临床上经常会碰到的现象。
先说说血压的波动。喝白酒之后,乙醇会刺激交感神经,使血管暂时扩张,但很快又会引发一系列反应,导致血管收缩,这就容易让血压飙升。
特别是高浓度的白酒,更容易引起这种“先扩后缩”的波动反应。有研究显示,饮酒后1至2小时内,收缩压和舒张压普遍出现升高的趋势,而且这种上升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是雪上加霜的压力。
对于已经在服药的人来说,还可能干扰降压药的代谢,让药效变得不稳定。
其实就算只是摄入少量酒精,也会让血压波动不小。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发布的一项大型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每天摄入酒精量超过25克的人,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增加大约34%。
![]()
而一两白酒大约就含有40克酒精,换句话说,一杯酒,可能就超标了。而这类短时间内的高血压波动,长久看下来,会增加中风、心梗等风险。
再来聊聊血脂的问题。大家都知道高血压和高血脂常常是一对“难兄难弟”,喝白酒这事,更可能把这俩凑一块。
白酒本身虽然不含脂肪,但它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会刺激肝脏合成更多的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这两个正是血脂中最让医生头疼的指标。
一个体检正常的人,如果长期饮酒,特别是空腹饮酒,很容易在三五年内发展成高脂血症。
而对本身血脂已经偏高的人来说,喝白酒就像在火上浇油。有数据指出,饮酒者的高三酰甘油血症发生率是非饮酒者的2到3倍。
而这种血脂的升高不会立马表现出来,可能前几年还好好的,等到体检时才发现数值已经飙到了危险边缘。
偏偏白酒是“喝着没啥事”,身体内的变化却悄悄发生。那些“酒量好”的人更容易忽视这种潜移默化的健康风险。
![]()
说到心律的问题,可能很多人没感觉,觉得只要不心慌不头晕,就没啥大事。但医学上有个词叫“酒精诱发性心律失常”,意思就是喝酒之后,心跳频率和节律可能会出现异常。
轻则表现为心跳加快、胸口不舒服,重则可能诱发房颤,甚至心脏骤停。特别是在高血压患者中,这种诱发风险比普通人群高出数倍。
心脏本身就是高血压下最受累的器官之一,如果再叠加饮酒刺激,无疑是在挑战它的承受极限。有个经典的病例研究指出,平均每天饮酒超过50克的人,房颤的发生率要高出正常人群的1.6倍。
更可怕的是,这种心律失常有时候没有明显症状,很多人是在做心电图时才被发现的。如果正好碰上剧烈运动、情绪波动,再加点酒精,就可能突然“引爆”出致命的心律问题。
![]()
还有一个更隐蔽的问题是血管内皮的损伤。这是目前比较前沿的一些研究方向。血管内皮是血管最内层的一层“保护膜”,它负责调节血管的收缩、扩张,以及防止血液中的垃圾黏附在血管壁上。
一旦这个内皮层受损,血管就更容易硬化、堵塞、破裂。白酒中的酒精成分对内皮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长期喝白酒,会加速血管老化。
在北京协和医院的一项临床分析中发现,持续饮酒超过3年的高血压患者,动脉内皮功能明显差于同龄非饮酒者。
检测指标中,血管的扩张反应性下降了大约26%,这意味着他们的血管在需要放松时反而“卡壳”,更容易诱发心脑血管事件。
而内皮受损的早期是看不出来的,也没有明显不适,但这种沉默性伤害一旦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很难逆转。
![]()
也不是说高血压患者就得滴酒不沾。只不过很多人对白酒的认知太“单纯”,以为它只是饮食的一部分,却忽略了它是实打实的影响因素。
特别是一些老年人,长期饮酒后身体已经产生了耐受,喝了也感觉不出什么变化,但身体早就已经不堪重负。
医生在门诊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有些人血压控制不好,药也吃了,运动也做了,最后发现罪魁祸首竟然是晚上那一两白酒。
还有一种常见误区,是觉得白酒比啤酒“干净”,酒精浓度高,少喝点没事。其实正好相反,白酒中的乙醇浓度高,对心血管系统的刺激也更强烈。
尤其是国产白酒大多度数在50度左右,比啤酒高出好几倍。虽然喝得量少,但刺激性更大。
不光是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心衰等慢性病患者,也应该警惕饮酒的风险。身体本来就在高负荷运转,再加点酒精,等于增加了一道难题。
![]()
而高血压患者本身就容易出现血管弹性下降、动脉硬化等问题,饮酒的刺激只会让这个过程加速。
现在很多人都有健康意识了,但有时候在实际生活中又很难真正坚持。一个聚会、一个节日,一句“别扫兴”,就让坚持几个月的健康计划前功尽弃。
其实健康不是要把生活变成禁区,而是要做出清醒的选择。特别是当身体已经发出一些信号时,更要警惕。
比如喝酒之后头晕、心慌、脸红得厉害,这些其实都不是“喝得开心”,而可能是身体在提醒。
![]()
虽然每个人体质不一样,但白酒对高血压人群带来的这几种潜在变化,已经有了比较充分的研究证据。从血压的升高、血脂的波动、心律的不稳定,再到血管内皮的慢性损伤,这些变化不是想象出来的,而是扎扎实实在临床中观察到的。所以与其说是“忌口”,不如说是科学选择,别拿健康去试探白酒的底线。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联盟.高血压患者饮酒与血压控制的相关研究[J].中国心血管杂志,2024,29(1):15-21. [2]邢婧,张文红.酒精摄入与心律失常的临床相关性[J].中华心电学杂志,2023,42(3):198-203. [3]杜洪,刘志刚.饮酒对高血脂发生风险的研究进展[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2,56(7):751-755. [4]王俊,梁丽.饮酒与血管内皮功能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23,31(5):412-417. [5]贾宏伟,李娜.中国成人饮酒行为与慢性病风险相关性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2,43(9):1456-146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