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哈尔滨保利城的居民们还在讨论今冬第一场雪时,一只摇摇摆摆的企鹅突然闯入日常生活。11月7日,道里区某小区监控拍下荒诞一幕:身着羽绒服的女子手提保温箱,身后跟着只呆萌的企鹅,像遛狗般在绿化带闲庭信步。围观群众举着手机惊呼“活的企鹅”时,物业人员却发现这位“企鹅主人”已匆匆离去,只留下满地疑问。
![]()
一、消失的“企鹅主人”与法律红线保利城物业人员回忆,该女子并非小区业主,社区工作人员追问时,她仅声称“企鹅是个人所有”便迅速离开。这种反常行为引发连锁质疑——普通市民如何获得极地动物?保温箱能否满足企鹅生存需求?更关键的是,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规定,企鹅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个人饲养涉嫌违法。野生动物保护专家指出,即便是人工繁育的企鹅,也需要具备《人工繁育许可证》及符合极地动物饲养条件的专业场所,个人私自驯养可能导致动物应激死亡。
![]()
二、从“淘学企鹅”到小区奇观:文旅营销的边界?哈尔滨人对企鹅并不陌生。当地知名IP“淘学企鹅”常年在极地公园进行文旅展演,但这类活动需经过林业部门审批,由专业团队保障动物福利。对比此次事件,女子单独携带企鹅现身居民区的行为,与正规展示活动存在明显差异。动物行为学专家强调,企鹅对声光、温度极度敏感,突然暴露在陌生环境中可能出现心率过速、拒食等应激反应,所谓“遛企鹅”实则是种残忍的猎奇。
![]()
三、追问“神秘箱子”背后的产业链女子手提的保温箱引发更深层担忧。这类特制运输箱常见于动物租赁行业,有从业者透露,个别商家以“萌宠互动”为噱头,将保护动物作为商业道具出租。2021年青岛某商场就发生过租赁水獭导致动物死亡的案例。林业部门工作人员表示,若查实该企鹅来源于非法交易或违规租赁,当事人将面临没收动物及罚款处罚,情节严重者需承担刑事责任。
![]()
四、极地精灵不是“社交货币”在短视频平台搜索“异宠”,能看到薮猫、雪鸮等保护动物被当作宠物展示。这种畸形风潮背后,是部分人为追求流量突破法律底线。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曾发文警示,我国合法来源的宠物企鹅数量为零,市场上流通的极地动物多涉嫌走私。正如网友评论:“当遛企鹅变成行为艺术,我们失去的不仅是法律意识,更是对生命的敬畏。”
夕阳西下,保利城小区的雪地上早已不见企鹅足迹,但这场荒诞剧暴露的问题值得深思。野生动物保护不是句空话,它需要执法部门加强市场监管,更需要公众摒弃猎奇心态。或许下次再遇见“遛企鹅”时,我们该做的不是举起手机,而是拨打11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