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全开!耿爽:既然美直接点名那我就不再含蓄,美国是最大障碍
11月6号在气候大会上美国居然公然给中国泼脏水,污蔑中国是“靠污染换发展”,这简直是贼喊捉贼!他们一边享受着工业革命的红利,一边却要发展中国家为他们的历史欠账买单,这也太双标了吧。
中国代表当场就给出强硬回应,直接把美国的遮羞布撕得粉碎!人均排放、历史责任或者是技术转让,哪一本账美国敢接?自己高耗能生活不过瘾,反倒还指责别人吃饭,真的是气候治理的最大绊脚石!
美国凭什么用全球1/4的历史碳排放,指责中国发展?美国人消耗着三倍资源,哪来的脸谈减排?
美国试图将所有人的目光都锁定在“当下”这一瞬间的排放快照上,而中国就要坚持要翻开那本厚重的“历史”总账好好看看,去追溯责任的真正源头。
美方的逻辑很粗暴,就是揪住中国当前的排放总量不放,这是一种典型的只看现状、不问过往的会计方法。但是这种算法显然是有意忽略了问题的根源。毕竟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是会累积的。
所以耿爽直接把账本翻到了第一页,他提醒所有人,要论历史,美国才是全球累计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国家。从工业革命开始算起,美国一个国家的历史累计排放量,就占了全球总量的整整四分之一。
这种历史“欠债”,岂是轻飘飘一句“你是现在排放最多”就能抹掉的?更何况美国曾有高层公开宣称,气候变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骗局”,这种态度本身就是对其历史责任的公然否认。
将历史排放比作一笔累积的债务,那么当前的排放就是新增的开支。一个历史上的最大“债务人”,如今却只盯着别人今天的“开支”指指点点,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公道。
紧接着是第二个维度的冲突:这笔“碳排放”的账单,究竟是该粗暴地记在一个国家名下,还是应该公平地分摊到每个国民的头上?
美国选择的是前者。他们反复强调中国的“国家”总排放量,试图利用中国庞大的体量来制造一种压迫感,仿佛这14亿人呼吸的每一口气都是一种错误。
耿爽的回应则引入了另一个关键视角那就是人均。他摆出了清晰的数据:美国的人均碳排放量高达14吨,长期位居世界最高水平之列。而中国尽管人口众多,人均排放量却只有约8吨,在全球范围内都不算高。
他进一步强调,中国这14亿人口,不仅仅是排放者,更是世界经济的引擎,多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30%。
在一个为全球发展做出如此巨大贡献、同时努力控制人均消耗的国家面前,单纯谈论总量而避开人均,本身就是一种极具误导性的叙事方式。一个由14亿低人均排放者组成的国家,与一个由3亿高人均排放者组成的国家,谁的责任模式更值得警惕?答案不言而喻。
这场辩论中最核心的逻辑漏洞,在于美方刻意割裂了全球化背景下的产销链条。他们试图将生产端的排放责任一股脑地甩给中国,却对消费端的最终受益者闭口不谈。
美方指责中国“污染环境”换取“经济优势”,这话听起来义正词严,但他们没说的是,这些所谓的“优势”产品,最终流向了谁的购物车?
耿爽点破了这层窗户纸,中国是“世界工厂”,这个标签背后,意味着中国承担了全球相当一部分的生产任务。
有数据显示,中国约有20%的碳排放,都源于为其他国家生产出口商品,发达国家一边享受着中国制造的廉价商品和本国清洁的蓝天白云,一边反过头来指责中国的生产过程污染了环境。
这是一种典型的“吃饭砸锅”式双重标准。他们把生产线转移出去,把污染留在了别处,自己坐享其成,末了还要扮演环保卫士的角色。
一个简单的问题是:一件商品的环境成本,究竟应该只由生产者承担,还是应该由享受了这件商品的消费者共同分担?这个问题的答案,才是揭开责任谜题的关键。
最终评判一个国家是否有担当,看的不是口头承诺,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在这第四重“行动账”上,中美之间的对比尤为鲜明。
美国一边自我标榜为各国学习的“楷模”,一边却有着两度退出《巴黎协定》的“劣迹”。这种言行不一、时进时退的态度,严重破坏了全球气候治理的合作基础。难怪耿爽会直言不讳地指出,美国已经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最大障碍。
![]()
更不用说其国内,一边是持续大半年、产生巨量碳排放的失控山火,另一边是为了经济利益而不计后果的页岩油开采,这些都与其“楷模”形象背道而驰。
再看看我们中国呢,中国在履行减排承诺方面的意志、行动和效果,是全球公认的。数据不会撒谎:截至今年6月,中国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已达21.6亿千瓦,占了全球总量的四成以上。风电和太阳能总装机更是达到了16.7亿千瓦,占据全球近半壁江山。
不仅如此在生态修复上,中国也跑出了惊人的速度。2024年就完成了营造林444.6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已超过25%,成为全球范围内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最快的国家。
原定于2030年完成的风电、太阳能装机容量和森林蓄积量等目标,中国都已经提前实现。这些实实在在的成就,让中国的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产业已稳居世界龙头地位。
回看这场安理会上的交锋,其实质是两种世界观的碰撞。一方试图用简单、片面、利己的算法来定义责任,从而逃避自己应尽的义务。而另一方,则在努力构建一个更全面、更公平、更符合全球化现实的责任框架。
耿爽的驳斥,不仅仅是在为中国辩护,更是在向世界呼吁一种新的、更公正的“责任核算”方式。真正的气候治理,需要所有国家。
特别是那些历史“欠账”最多的发达国家,诚实地翻开所有账本,不管是历史账、人均账、消费账还是行动账,共同承担起与自身历史、消费水平和发展阶段相匹配的责任。
![]()
信息来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