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火起来的时候已经快四十岁了,别人都叫他“蹦迪影帝”,其实他根本没想过靠跳舞出名,那句“接着凑乐,接着舞”是在拍《新三国》时随便演出来的,结果被网友剪出来到处传,他进这行二十年,前十年基本没人记得他演过啥,不是他不努力,是他长得不太合当时导演喜欢的样子,试镜经常被拒绝,有段时间连片酬都没有,只能靠着演话剧混口饭吃。
![]()
他出生在辽宁抚顺一个很穷的家里,家里有九个孩子,他是最小的那个,母亲生下他的时候没有奶水,是大姐把他喂大的,他三岁那年父亲去世了,留下母亲一个人扛起这个十一口人的家,她每天早早起来烤红薯,天没亮就推车出门,一直卖到晚上才回来,为了让他上学,大姐把给自家孩子买的钢琴卖掉,哥哥姐姐们一个个离开学校去打工,没人敢提梦想这两个字,他考上上海戏剧学院那天,全家人都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凑钱给他,那张录取通知书,是他们用命换来的。
![]()
他上学那会儿,有位老师看他日子实在艰难,就每月从自己工资里拿出钱来,帮他交补习的费用,这件事于和伟后来在节目中提到过很多回,每次讲起来眼圈都会泛红,这位老师不是他的亲戚,也不是什么有名的人,只是一位普通的教师,可对当时的于和伟来说,这个人比亲生父亲还要重要,他后来演戏时总带着一种沉甸甸的感觉,那不是装出来的,是从小到大经历慢慢积攒下来的,感恩这两个字他不常挂在嘴边,但心里一直记着帮过他的人。
![]()
在他事业刚有起色的时候,大姐和母亲先后离世了,大姐是把他喂养长大的人,母亲是支撑这个家庭的人,他没有举办追悼会,也没有在微博上发布消息,但你能从他后来扮演的角色中看出来,那些眼神和沉默都来自真实感受,比如他演的父亲角色总是带着愧疚和遗憾,那是他心里留下的印记,他没学过表演理论,却懂得把生活里的痛苦演绎出来。
![]()
成名之后,他没有先给自己买好车,也没有换大房子住,而是把攒下的钱全都拿出来,给八个哥哥姐姐每人买了一套房,他说这不是送人情,是还债,小时候家里为他付出太多,现在有能力了,就要把这份情还上,他自己呢,还是住在原来的老小区,睡在一张小单人床上,有人问他怎么不换个宽敞点的住处,他说楼下就是街道,虽然有点吵,但听着心里踏实,这话听起来简单,其实挺让人心酸的,他不是不想过得更舒服些,只是他心里总记得那个啃着红薯长大的自己。
![]()
跟现在一些出名比较晚的演员相比,比如张颂文和王景春,于和伟小时候家里条件更艰苦,他们两位至少还有城市户口或者文化上的支持,但于和伟连初中都没好好读完,他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并不是因为运气好,而是全家人即便生活特别困难,也一直推着他往前走,他从来没有说过“寒门难出贵子”这种话,可他的人生恰恰印证了这句话的意思,到了2025年,辽宁抚顺仍然有不少家庭靠着摆摊维持生计,像于和伟那样的童年经历,在不少地方还在不断重复着,这不是什么传奇故事,这就是现实。
他演戏越来越稳当,观众看他表演时也觉得更加真实,这不是因为他演技有多好,而是因为他演每个角色都带着自己的影子,他不用故意去演痛苦的样子,因为那些痛苦早就刻在他骨子里了,他也不靠人设来维持热度,他自己就是个活生生的人,他没把自己当成明星,还是那个从红薯摊边走出来的孩子,只是现在他能让家里人吃饱饭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