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
陈芋汐夺冠后那句“感谢余练”,轻描淡写却重逾千斤。
提起跳水名帅,大家先想到陈若琳、周继红,可正是余晓玲,陪着陈芋汐熬过发育关、闯过伤病坎。
这位连社交媒体都没有的教练,如何用八年时间培育出一位世锦赛“四冠王”?
![]()
冠军背后藏严师
11月6日,全运会女子双人跳水决赛中,陈芋汐与掌敏洁组合发挥完美,五轮动作均未出现明显失误。
她们的同步分多次突破9.0大关,最终以绝对优势夺得女子双人跳台冠军。
当站上领奖台时,陈芋汐的脸上终于绽放出久违的笑容。
![]()
以前每次领奖,她眉头总皱着,八成是扛着太多压力,被各种恶评缠得难受。
而这次,她用实打实的成绩把所有质疑都怼了回去,这笑容来得太解气了。
![]()
不过全运会领奖台上,还有位教练悄悄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她就是和陈芋汐、掌敏洁并肩站着领奖的余晓玲教练。
![]()
谁都知道,陈芋汐能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将,一路成长为手握 21 个世界冠军的 “多金王”,背后肯定得有靠谱的人稳稳撑着。
而这位站在领奖台上的余晓玲,就是那个最关键的人。
![]()
提起中国跳水界的名教练,大家脑子里第一时间冒出来的,多半是陈若琳、周继红。
毕竟这两位不管是自己当运动员的成绩,还是后来执教的履历,都常被媒体报道。
相比之下,余晓玲就低调多了,没多少人会特意去关注她。
要是真去扒扒她的经历,保准你会忍不住惊呼,原来这个低调的教练这么厉害。
![]()
昔日冠军变教练
提起余晓玲,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陈芋汐的教练,可很少有人知道,她自己在跳板上的履历。
1988年,17岁的余晓玲横空出世,在全国跳水锦标赛一米跳板决赛中一战成名,直接拿下冠军。
![]()
拿下第一个全国冠军后,余晓玲直接开启了“冠军收割模式”。
1989年卫冕全国冠军,1991年站上世界杯赛场摘金。
1993年又拿下世界杯团体冠军,短短六年时间,她把一米跳板变成了自己的“专属领地”。
![]()
不过遗憾的是,在这项竞争残酷的运动里,她没能拿到奥运金牌。
可这一点都不影响她在圈内的地位,更没人会质疑她的实力。
![]()
退役后,余晓玲她怀着对跳水的热爱,脱下比赛服坐到了教练席上,这一待就是几十年。
谁也没料到,一场普通的试训,竟让她和未来的世界冠军结下了不解之缘。
![]()
2017年,一个身高不到1米4的小丫头,怯生生地来到上海队试训,她就是当年只有11岁的陈芋汐。
但就在一众试训队员里,余晓玲的目光,偏偏落在了这个不起眼的小姑娘身上。
![]()
接下来的两个月,余晓玲开始对陈芋汐进行“魔鬼训练”。
在上海队的训练池里,每天都能看到陈芋汐反复练207C的身影。
![]()
有时候动作不到位,余晓玲会当场叫停,板着脸一连串追问:“就自己吓自己,越怕越出错。”
好几次,陈芋汐都被训得眼眶通红,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倔强地不往下掉,抹一把脸继续跳。
而余晓玲呢,看似狠心,实则比谁都用心。
![]()
她会把动作拆解,手把手调整陈芋汐的发力点,从起跳角度到空中姿态,再到入水角度,每个细节都抠到极致。
![]()
两个月后,那个曾经让陈芋汐望而生畏的207C,竟然被她练得炉火纯青,成了自己的招牌动作。
杭州亚运会女子10米台决赛,陈芋汐正是靠着这一跳成功反超全红婵,虽然最后被逆转,但这一跳的关键作用没人能忽视。
![]()
2018年12月,陈芋汐凭着亮眼表现入选国家队。
余晓玲二话没说,收拾好行李就跟着爱徒去了北京。
从上海到北京,从地方队到国家队,陈芋汐走到哪,余晓玲就跟到哪。
如果说训练场上的余晓玲是“魔鬼教练”,那生活里的她,就是陈芋汐最依赖的“妈妈”。
![]()
八年陪伴,成就传奇
东京奥运会之后,15岁的陈芋汐迎来了青春期,一年内足足蹿高了10cm。
对跳水选手来说,身高和体重的变化简直是灾难。
稍微增重一点,空中翻转的速度就会受影响,入水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那段时间她不仅出现了不会压水花、入水不直的问题,就连一些熟悉的空中动作都难完成。
![]()
雪上加霜的是,有一次赛前两个月,陈芋汐还腰伤复发了,只能边训练边治疗,遭了不少罪。
好在她身边有余晓玲,这位教练全程没闲着。
一刻不停地指导她调整技术动作,一点点帮她适应身高变化,陪着她熬过了这段艰难的日子。
![]()
也正因为有这份保驾护航,当其他同龄选手还在跟发育关死磕的时候,陈芋汐已经能带着新身高在赛场上稳定发挥了。
而余晓玲对陈芋汐的好,从来不止于训练场上的指导。
![]()
生活里的她,活脱脱就是陈芋汐的“妈妈”。
陈芋汐不止一次在采访里说:“从小到现在,余练就像妈妈一样在照顾我。”
两人相处起来根本不像师徒,反倒更像亲密的母女。
![]()
这份陪伴,贯穿了陈芋汐从试训小丫头到世界冠军的每一步。
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15岁的陈芋汐和张家齐搭档拿下女子双人10米台金牌,冲下台第一个拥抱的就是余晓玲。
![]()
今年7月的新加坡世锦赛,当电子屏亮出430.50分,确认她拿下第四枚世锦赛女子10米台单人金牌,这个19岁的姑娘再也绷不住了。
![]()
她一把抱住余晓玲,把脸深深埋在教练肩膀上放声大哭。
这既有夺冠的狂喜,更多的是憋了太久的压力和委屈。
![]()
没人知道,为了这个冠军,她和余晓玲到底熬了多少夜、改了多少次动作。
余晓玲也红了眼眶,紧紧抱着她轻轻拍背。
这一刻,所有的严苛训练、默默陪伴,都变成了最动人的师徒情谊。
![]()
比起陈若琳的青春靓丽、周继红的雷厉风行,她很少出现在镜头前,采访不多,社交媒体上更是几乎没有痕迹。
每次陈芋汐夺冠,聚光灯都对着年轻的冠军,而余晓玲总是站在角落,微笑着看着自己的弟子,等弟子过来拥抱时,才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
更难得的是,她从来没把陈芋汐的成绩当成自己的“功劳簿”。
每次采访都一个劲夸弟子:
“她很聪明,也很刻苦,她自己愿意拼,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
而陈芋汐也从没忘本,不管拿多少次冠军,都会第一时间感谢余晓玲。
![]()
结语
从赛场夺冠的猛将,到幕后耕耘的严师,余晓玲用几十年的坚守,书写了体育人最动人的模样。
![]()
部分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上海队陈芋汐/掌敏洁获得全运会女子双人10米台冠军.2025
央广网|奥运星成长记丨身体弱但是悟性高,陈芋汐启蒙教练讲述冠军故事.2024
央视新闻|陈芋汐启蒙教练赛后哽咽:太不容易了.2021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