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世峰
近期,日本秋田县、宫城县、岩手县等地接连发生熊袭击致人死亡事件。10月30日,日本政府首次就“熊害”问题召开阁僚会议,讨论应对措施。中国驻札幌总领馆日前也提醒领区公民警惕“熊出没”,加强安全防范。
![]()
这是2022年11月6日在日本长野县蓼科高原拍摄的秋景。新华社发
“熊害”事件创新高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木原稔10月30日在记者会上表示,“熊害”已对学校教学和旅游业造成影响。日本环境省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至今已有13人遭熊袭击丧生;今年4月至9月累计有108人遭熊袭击,为历年来最严重的情况,仅9月就有39人受伤。自2006年有记录以来,日本熊袭击人事件逐年上升,2020年发生158起,2023年超过200起,今年以来更是远超历年同期水平。
据报道,10月7日晚,一头身高约1.4米的成年熊闯进群马县一家超市,致使两名老年男性顾客受伤。10月16日,岩手县一家日式旅馆的一名60岁男子失踪,据报该男子当时正在露天浴场打扫卫生,现场发现了血迹和动物毛发。10月24日上午,秋田县东成濑村一对年逾70岁的夫妇在户外劳作时遭熊袭击,两名男子前来救援也遭攻击,一名参与救援的38岁男子伤重不治,另外3人身受重伤。10月25日,秋田县再次发生多起熊袭击人事件,造成4名中老年人受伤;秋田县以外的一些地区同日也发生人熊遭遇事件,同样有人受伤。
“熊害”问题严重的秋田县已请求日本政府派遣自卫队前往支援。陆上自卫队5日已在当地展开支援行动,包括设置和搬运诱捕笼等,但不会开枪捕杀。
![]()
11月5日,陆上自卫队队员在秋田县鹿角市设置捕熊笼。
招募“猎人公务员”
为应对熊等野生动物袭击人类事件增多的情况,日本政府今年修订了《鸟兽保护管理法》,自9月1日起启动“紧急枪猎制度”,允许地方政府决定是否可以开枪。宫城县仙台市政府10月15日委托狩猎人员用猎枪驱逐了一头在住宅区出没的黑熊。按日本环境省的说法,这是新法实施后日本首次实际用猎枪射击驱逐熊。
时任日本环境大臣浅尾庆一郎10月17日表示,鉴于今年4月以来遭熊袭击致死的人数创历史新高,将采取更严厉的措施控制熊的种群数量。2024年4月,日本把熊列为需实施种群控制的物种。
熊拥有厚厚的皮下脂肪和头骨,一般手段难以对其构成威胁,即便是警察的手枪,对其杀伤力也很有限,因此驱熊主要靠合法持有猎枪的猎人来进行。但现实是,现在日本各地“猎友会”成员人数严重不足。
据报道,日本在1975年度有51.78万人持有狩猎执照,但到2020年度已减少到21.85万人,而持有猎枪执照的只有9万人。而且,这些人当中近六成年龄超过60岁。秋田县本年度已捕杀上千头熊,该县知事铃木健太指出:“市町村及‘猎友会’的人力已达极限,很难继续扩大捕杀规模。”
![]()
猎手在北海道札幌市协助警方捕猎伤人的棕熊。新华社资料图
另一方面,用于驱熊的资金也是难题。据称,现在雇佣猎人两小时的费用只有3000日元(约合140元人民币),猎人不仅要冒生命危险,还要承受“被杀死的熊很可怜”等社会舆论的压力,这费用显然没有多少吸引力。
为解决资金和狩猎人员不足的状况,日本政府将在2025年度补充预算中列入37亿日元(约合1.7亿元人民币)的“指定管理鸟兽对策事业费”。日本环境省也将设立专项补助金,用于地方自治体雇用持有狩猎执照的人担任公务员,通过稳定的待遇来吸引猎人加入。
日本有关部门还在2024年推出了一款名为“BowBear”的手机应用软件,其中包含一张用橙色标记有熊活动地区的地图,确认熊出现的地点则用红色标记。如果使用者看到熊,还可以通过该应用软件上报并更新地图。此外,该应用软件还可以播放狗叫声,使用者一旦遇到熊,可以借助狗叫声将其赶走。截至今年8月,这款应用软件的下载量已突破10万次。
为何出现“人退熊进”
在日本,秋季是熊最容易在人类生活区出没的季节。随着近年来环境和人口变化,熊越来越多地走出传统栖息地,进入人类居住的城镇寻找食物。
![]()
出现在日本札幌市街头的棕熊。新华社资料图
有专家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因为长期推行环境保护政策,使得野外熊族群规模不断扩大。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受全球环保意识觉醒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影响,日本对熊的态度从根除转向保护,熊的数量开始回升。有数据显示,日本境内的野熊数量已从2012年的约1.4万只飙升至2024年的4.4万只。据日本环境省统计,从1978年到2018年间,随着野熊数量增长,熊的栖息地面积增加了一倍,已占日本国土面积的60%以上,47个都道府县中的34个都有熊分布。
第二个原因是气候变化。由于气候变暖打乱了植物生长周期,橡树和栗树等野外树生坚果产量减少,而坚果富含脂肪和蛋白质,是熊储备冬眠脂肪的绝佳食物。另外,北海道地区的棕熊还因海水升温导致鲑鱼洄游数量大幅减少,失去了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同时,随着气温持续偏高,熊的冬眠时间推迟,加剧了它们的觅食压力。
据日媒调查,今年熊袭击人类事件中,近七成出现在普通民众日常生产生活的区域,其中33起袭击的发生地附近存在可能吸引熊类的食物或农作物。
![]()
警方和当地猎手在北海道札幌市捕猎伤人的棕熊。 新华社资料图
第三个原因则与日本的人口结构变化密不可分。越来越多的日本年轻人移居大城市工作生活,造成农村地区人口减少且居住分散,加上弃耕土地增加,森林与人类居住区之间的界限(日本称为“里山”,指原始森林与城镇村庄之间的过渡带)逐渐模糊,形成“人退熊进”的局面。这一点在人口减少和老龄化加剧的日本东北地区尤为明显,当地存在大量废弃农田和空置房屋,极易成为熊类的栖息场所。在2025年度熊袭击致死的13人中,有10人在东北地区。以秋田县为例,其人口减少率连续11年位居日本之首,2024年该县人口更是跌破90万。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