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玛依古丽・艾依提哈孜
“巴赫提不是完美的人,藏在粗粝外表下的柔软,才是这个角色最打动我的地方。”电话那头,《红石榴餐厅》中巴赫提的扮演者江依昊(本名阿依肯·卡门江)语气诚恳。在这部聚焦新疆多民族生活的热播剧里,这个带着年幼女儿回归草原的哈萨克族牧民,虽戏份不算吃重,却凭借克制的情感线与鲜明的性格,成为被关注的角色之一。
![]()
《红石榴餐厅》中巴赫提的扮演者江依昊剧照。(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初见《红石榴餐厅》剧本,江依昊坦言“压力不小”。导演觉得他长相显小,与角色需要的成熟沧桑感相去甚远。为了接近角色形象,他开始留胡子、增肌。“每天坚持健身,就是想让身形更壮实,贴近牧民形象。”他还反复观摩类似题材影片,揣摩成熟男性的神态与举止,“我不想把巴赫提演成扁平的硬汉,他人生经历过很多事情,独自抚养女儿,内心一定有不为人知的脆弱。”
对角色的深度揣摩,让江依昊找到了塑造这个形象的方法——先放大缺点,再填充柔软。“巴赫提的倔是核心,网友说他像‘古早剧里的固执男人’,我觉得特别准确。”他解释,这种固执源于生活的失意与自我保护,“他见过大城市的繁华,最终为了孩子回到草原,对玛依拉的爱只能克制,因为他觉得自己配不上拥有更好未来的姑娘。”拍摄中,他刻意体现了角色“少言寡语”的性格与“避开眼神”的羞怯,让这份“笨拙的浪漫”更具真实感。
![]()
《红石榴餐厅》中巴赫提的扮演者江依昊剧照。(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而剧中巴赫提制作马鞍、吹奏“斯布孜额”(哈萨克族传统乐器)的情节,更让观众看到巴赫提这个角色的多面性,“一个爱摔跤、喝小酒的壮汉,却能吹出温柔的乐曲,这正是他内心对美好的向往。”江依昊说。
江依昊的人生轨迹,与巴赫提有着奇妙的呼应。出生于新源县的他,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科专业,却始终放不下年少时的演员梦。为了追梦,他放弃专业,帮北影学生拍短片、赴中戏进修,一步步在表演行业站稳脚跟。“巴赫提是新疆青年的一个缩影,他为了家庭留在牧场,带领村民致富,保持着善良正直的本性,同时也热爱生活中所有美好的事物。”江依昊说。
这种共鸣让他对角色的理解更添一层温度。剧中巴赫提作为《红石榴餐厅》的羊肉供应商,一次次为餐厅解决难题,这份责任感让江依昊感同身受:“我们新疆人讲究说到做到,答应别人的事绝不会反悔,这是刻在骨子里的特质。”
![]()
演员江依昊(本名阿依肯·卡门江)。(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宏大的时代主题,终究藏在细微的日常里。巴赫提这个角色身上对新疆非遗的坚守,更让江依昊深有感触。剧中不仅有马鞍制作、斯布孜额乐器等,还有非遗舞蹈与传统美食,“这不是刻意的文化展示,而是自然的生活流露——就像现在的新疆,我们既跟上了新时代发展,又坚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认为,正是这种“现代与传统的融合”,让《红石榴餐厅》既有时代感,又能引发观众广泛共鸣。
从工科生跨界到演员,从青涩青年到“草原父亲”,江依昊用十年坚守证明了梦想的力量。谈及未来,他坦言“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有挑战性的角色”,而作为来自新疆的演员,他更希望通过作品让更多人看到真实的新疆:“这里有多元的文化、善良的人们,还有正在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就像巴赫提一样,我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着内心的热爱与责任。”
如今,《红石榴餐厅》的热度仍在持续,而江依昊塑造的那个“固执又温柔”的草原父亲,也成为了新疆众多故事中一抹动人的色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