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1972年的除夕夜,江阴城里飘着细雨,街道上萧条冷清。 一位掏粪工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手里捧着一个破旧的木盒。他的妻子正在准备年夜饭,见丈夫回来,连忙擦干手迎上前去。"给你的除夕礼物。"掏粪工将木盒递给妻子,脸上带着几分腼腆。妻子接过木盒,心中不免失望 - 就这么个破盒子,也好意思当礼物?
可是,当她打开木盒的刹那,屋里顿时闪耀着金光。 一支镶嵌着25颗红宝石的金簪静静躺在盒中,工艺精湛,美轮美奂。妻子惊呆了,随即又生出担忧:"这东西从哪来的?"掏粪工这才道出实情:他在九房巷附近干活时,发现一处因施工暴露的古墓被人哄抢,这木盒是他在混乱中捡到的。
第二天一早,夫妻俩就将金簪送到当地文物店。 店主见状,不敢耽搁。
立即联系了文物局的专家。专家鉴定后确认,这是一件明代贵族女性的珍贵头饰,属于国家二级文物。经过专家研究,这支金簪很可能与江阴抗清时期的望族有关。当年江阴人民在抗清三公的带领下,曾坚守城池八十一天,史称"江阴八十一日"。这支金簪的主人,极可能就是那些宁死不降的江阴望族之一。
这对普通夫妻毫不犹豫地将金簪上交给国家,获得了政府的表彰。 他们的诚实善良,在当时的江阴传为美谈,也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关于知法守法、廉洁奉公的感人故事。这件事情后来成为江阴地区文物保护的典型案例,激励着更多人主动保护文物古迹。如今这支金簪据说收藏在江阴市博物馆,静静诉说着半个世纪前发生的故事,见证着普通人朴实无华的道德选择。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