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拎着行李箱站在我家门口,笑着说:“姐,房子卖了,我们一家要搬去上海了。”
我刚想恭喜他换大房,他下一句却像刀子扎进胸口:“对了,那300万,我没打算还。”
我站在原地,手里的饭勺掉在地上,发出一声闷响——那是我用十年青春攒下的全部积蓄。
我是家里的
![]()
,父母早逝,从小扛起照顾弟弟的责任。他读书一般,工作不稳定,结婚时连首付都凑不齐。我看他住出租屋潮湿发霉,心疼之下,把打拼多年攒的300万一次性转给他买房,没打借条,只说:“姐支持你安家。”
可这“支持”,成了他心安理得吞噬我的理由。
五年里,他从没提过还钱。每年春节,我妈留下的老房子里,我忙着做饭,他躺在沙发上刷手机,嫂子抱怨:“你们姐妹关系真奇怪,她像保姆。”
孩子上学要钱?我出。装修超支?我补。连他父亲住院,都是我垫了8万——而那套当初靠我救命钱买的房子,他悄无声息过户到了自己和妻子名下。
直到那天,他卖房套现720万,转身就要搬走。我终于问出口:“那300万,什么时候
![]()
他眼神一冷:“姐,你怎么这么计较?一家人说什么还?再说了,你单身没孩子,留那么多钱干嘛?”
那一刻,我彻底清醒了。
不是他忘了,是他根本没想还。在他眼里,姐姐=取款机;亲情=无限索取的通行证。
更讽刺的是,他嫂子后来在亲戚群发语音:“有些当姐姐的,别以为出点钱就能道德绑架弟弟。”
我沉默了很久,最终选择起诉。法院判决:因无书面借据,仅凭转账记录难以认定借贷关系,驳回诉求。
败诉那天,我在母亲坟前坐了一夜。她临终前拉着我的手说:“姐弟俩要互相照应。”
可她没告诉我,单方面的“照应”,只会养出一个理直气壮吸血的巨婴。
我没有再哭。三个月后,我卖掉老家一切,移民加拿大。走前把父母的老房挂中介,留言只有一句:“亲情有价,谢绝白嫖。”
关注我,看当代家庭如何用“传统”之名,行剥削之实。
如果你也曾为家人倾尽所有却被当成理所当然,请在评论区写下你的故事。
记住:善良要有牙齿,亲情不该是枷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