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在地铁口撞到一位老友,他正蹲路边啃包子,领口还挂着个“招商加盟”的塑料牌子。
![]()
他说投了二十万干奶茶店,开张两个月就关,连女儿学费都快成问题。
![]()
你看,这年头再提“二次创业”,70后第一反应不是豪情,是头皮发麻。
别觉得数字只是冷冰冰的表格,它们其实是我们每个人口袋里的褶皱和眼角的血丝。92%失败率不是玩笑,它意味着十个人里有九个在一年内把钱烧光,只剩一个拖着残血去找补差价。
更扎心的是,现在大多数人连“搏一把”都不敢了,68%的人转身去加盟,想着大树底下好乘凉,结果还是亏,只是亏得少,20万以内就当给自己买个明白。
回家一照镜子,两口子也到了互相检查血压的岁数。
最新白皮书说,70后离婚再再婚成功率31%,但离第二次的速度更快,57%的二婚又在三年内散了。
好消息是,婚姻咨询管用多了,挽回事例比十年前多出四成——以前吵架靠摔门,现在轮到摔信用卡前先预约老师傅谈一谈。
不是浪漫起死回生,而是大家终于承认:别把后半场押在“忍”字上。
身体更诚实。
慢性病发病人数五年上涨23%,可我们戴手表的比玩股票的还积极,智能手环销量翻两倍。
过去病来了才去医院,现在先买监测设备,每月在“预防”上砸掉收入的8.7%,说白了就是花钱买“不要突然倒下”的确定性。
钱包的变化也微妙。
银行客户经理给我看他的客户画像:曾经最爱定投基金的那批人,如今把41%的钱塞进增额终身寿险,定期存款直接腰斩到35%。
一句话,进取变防守,谁还敢把棺材本扔到K线里冲浪?
![]()
子女那边更有意思。
以前是我们单方面打钱买房,现在43%的70后开始收子女的“反哺红包”。
一边爹妈给首付,一边小孩每月往回打生活费,财务循环像在跑步机上换跑道,外人看着拧巴,自家却觉得踏实,至少现金流不单向失血。
不想折腾生意,也扛不住职场内卷,咋办?
有群老哥老姐已经悄悄转型“银发顾问”,不租办公室、不买设备,仅凭几十年老经验去做顾问、开网课。
领英的数据说,这块从业人数一年翻了3倍。
风险几乎没有,收费按小时收,咖啡一杯喝完,钱就到账,既体面又没押上身家。
你看,没人真躺平,但也没人再豪赌。
我们把底线拆成三块:婚姻能救就救,身体未病先防,资产先稳后盈。
剩余能量才拿出来做点小尝试——不卖房、不贷款,靠技术、靠熟人、靠咨询卖经验。
亏,也只亏时间,命和钱都在原处。
保守得不动声色,却悄悄留足了转身的余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