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早就到期了,你还多占了20亩地,这账必须算!”
“多的地是我一铲一铲推平填好的,付出这么多心血,村经济合作社也收了我续租的押金,我要继续耕种土地!”
近日,徐闻法院迈陈法庭成功调解一起返还原物纠纷案,该案从立案登记到成功调解仅用时一个月,充分展现法院司法为民的工作理念和高效化解矛盾纠纷的司法能力。
![]()
据悉,原告某经济合作社于2013年与被告邓某签订《土地承包合同》,约定将村里一块40亩土地承包给邓某,承包期十年,后双方协商将土地承包期限延至2025年5月。合同到期后,原告要求被告依约返还土地,却遭到拒绝,且原告发现被告在承包期间将土地使用面积擅自拓宽至近60亩。
原告坚决要求被告立即归还60亩土地并支付相应的土地占用费,而被告则以原告已事先收取续租押金和多使用的20亩土地投入大量开垦成本为由拒绝原告的诉求。迈陈法庭在乡镇矛盾排查工作中,了解到该纠纷,为将矛盾化解在诉前,遂联合平安法治办、司法所等多方力量对该纠纷进行调解,但因双方分歧较大、互不相让,此次调解未达到预期效果。
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后,面对僵局,迈陈法庭庭长郑培贵并未放弃。庭审当日,法官认真倾听双方诉求,耐心疏导双方情绪,聚焦矛盾核心再次组织调解。他以拉家常的方式向双方释法明理,既肯定邓某对土地的投入,也指出合同到期返还土地是法定义务,擅自拓宽用地范围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同时,法官也引导原告从邓某对土地的实际投入和村集体利益角度出发,理性协商,寻求利益平衡点。
![]()
经过法官从法理与情理双重角度的耐心疏导,双方态度逐渐缓和,最终达成调解协议:邓某确认当日起将使用的土地退还某经济合作社及限期清理个人物资,某经济合作社也在土地占用费金额上作出让步,并同意退还剩余押金。法官现场为双方制作并送达了调解书,矛盾纠纷得到实质性化解。
该案的成功调解不仅实现了维护集体权益和保障村民利益的平衡,也彰显了新时代基层法官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司法智慧。徐闻法院将总结此类案件的调解经验,不断完善多元解纷机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来源:南方+ 记者:陈欢 通讯员:李文琪
商家推广合作:w224366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