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徽新闻网)
转自:安徽新闻网
本网讯(记者 汤超)11月6日,引江济淮2025年度增殖放流活动在桐城市鲟鱼镇杨棚渡口正式启动,80万尾鱼苗被放入长江,为长江水域生态修复与江豚保护注入新活力。
本次增殖放流活动以“携手开展增殖放流,共护江河生物资源”为主题,是引江济淮工程积极落实环评批复要求,恢复水生生物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域生态平衡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向公共水域投放活体水生生物,以优化生物群落结构,对维护水域生态平衡、改善水质、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位于枞阳引江枢纽附近的鱼类增殖放流站作为引江济淮工程生态补偿体系的专门设施,于2024年建成投入运行,承担着每年80万尾的鱼类增殖放流任务,为维系工程沿线及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提供重要支撑。
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的放流活动在规模和物种上实现了新的提升,在继续保持80万尾总放流规模的基础上,特别增加了胭脂鱼等珍稀特有鱼类的放流数量。这些鱼苗入江后,将有效补充长江及其支流的渔业资源,修复食物链结构,为长江旗舰物种江豚提供更为丰富的饵料来源,创造更适宜的生息繁衍条件,从而整体提升区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水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