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否饮食规律,却仍受血糖偏高、体重难降困扰?或许问题出在 “进食时间范围” 上。近年流行的 “限时饮食” 无需刻意忌口,只需将三餐控制在 10 小时内,坚持 3 个月,多项健康指标就能明显改善。
![]()
研究实锤:10 小时进食,3 个月指标大好转
2022 年《细胞代谢》期刊针对 200 名代谢异常人群的研究显示:
限时饮食组(如早 8 点 - 晚 6 点进食)3 个月后,空腹血糖降 12%,甘油三酯降 15%;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脏脂肪减 21%,体重平均轻 3.2 公斤,炎症标志物降 18%;
停止严格限时后,保持规律进食,效果仍能维持 6 个月以上。
为啥 “控时间” 能治病?2 大关键原因
同步生物钟,代谢更高效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肖新华解释:“人体有‘进食钟’和‘代谢钟’,固定时段进食能让肝脏、胰腺形成稳定节律 —— 胰腺精准分泌胰岛素,避免血糖波动;14 小时禁食期,身体启动‘修复模式’,减少炎症。”
![]()
改善肠道菌群,辅助调代谢
2023 年《自然・通讯》研究发现,规律进食能让肠道菌群形成 “生物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张军指出:“双歧杆菌、乳酸菌等有益菌会增多,助力调节血糖、降血脂,还能减少肝脏脂肪堆积。”
4 步正确执行,避免踩坑
早限时比晚限时更优
肖新华建议:“进食时间选早 7 点 - 晚 5 点或早 8 点 - 晚 6 点,别超晚 8 点。夜间代谢慢,进食易堆脂肪、影响睡眠,进而加重代谢问题。”
不节食,保证营养均衡
张军强调:“限时饮食是‘固定时间吃够’,不是‘少吃’。过度节食会致营养不良,还可能让身体进入‘节能模式’,降低代谢率。三餐需含足量蛋白质、蔬菜和适量主食。”
禁食期别吃零食,渴了喝这些
禁食时吃零食、喝含糖饮料会打破 “空腹状态”,影响效果。若饥饿,可喝白开水、无糖茶或黑咖啡,不干扰代谢。
配合作息与运动,效果翻倍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赵文华建议:“每天固定作息,睡 7-8 小时,稳定生物钟;每周 3-5 次有氧运动(快走、慢跑等),每次 30 分钟以上,进一步改善代谢。”
注意:这类人需先咨询医生
限时饮食简单易坚持,但孕妇、哺乳期女性、儿童青少年,以及患糖尿病、胃病的人群,尝试前需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确保安全。
![]()
![]()
编辑 :胥岩
审核:乔惠琳
统筹:李佳
邮箱:lnrb100@sina.com
版权声明: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属原创作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