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民办本科高校,我想起了湖南的一所曾经非常辉煌的院校,那就是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创建于1997年,原名“湘南文理专修学院”;1998年从郴州迁址长沙市岳麓区。2005年由湖南经济职业学院升格为本科高校并更为现名。曾经,该校办学综合实力很强,连续多年位居全国民办高校前三甲。
后因为举办方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导致学校发展缓慢,后劲不足。2017年宇华教育集团取得了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的举办权,逐步恢复正轨,但是在面临独立学院转设、职业本科建设、“双一流”和“双高”政策等的实施,学校的竞争加剧,似乎还是在发展上存在一定的问题。该校在辉煌的时候,都提出了引进百名博士,但是十多年过去了,根据《湖南涉外经济学院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博士仅38人。
![]()
如今的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要怎么才能重振辉煌呢?
第一,加快人才引进,稳定师资队伍。
人才是高校的第一资源,人才引进很重要。截至 2024 年 9 月,学校专任教师 1229 人、外聘教师834 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 412 人,是专任教师的33.52%;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 280 人,是专任教师的 22.78%;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 1193 人,是专任教师的 97.07%。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外聘教师数量庞大,高级职称教师数量不足,硕博教师比例还是很大的,但是博士占比太低了。
![]()
第二,拓展办学空间,加快校园建设。
根据 2024 年统计,学校总占地面积 79.01 万平方米,产权占地面积为69.20万平方米,学校总建筑面积为 52.11 万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行政用房面积(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共 247052 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为 25.27 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为 16.67 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为 7.90 平方米。从这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校园占地面积不足,建筑面积不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不足。
![]()
第三,提升办学层次,推动申硕。
学校2005年就升格为本科院校,直到现在都还处于湖南省民办本科院校前列,位居全国民办院校第一方阵。作为老牌的民办本科院校,曾经辉煌的民办本科院校,现在还没有提出“申硕”,校方也似乎没有推进。在湖南省民办本科院校中,比如长沙医学院2017年就列入到了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湖南信息学院在2021年列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而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当时和湖南信息学院一道向湖南省教育厅申报过,但是未通过。如今的长沙医学院、湖南信息学院都在推进申硕乃至于更名大学,而湖南信息学院在2014年才升格为本科院校。从全国民办院校来看,多所高校已经升硕成功了,没有升硕的也有一大批列为了硕士立项建设单位,甚至有的已经在推进更名大学了,其中吉林外国语大学(原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已经更名为大学。
![]()
第四,准确把握应用型定位。
作为一所民办本科高校,定位于应用型本科大学,开设应用型学科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做应用型研究是其职责使命,教育主管部门也高度重视和鼓励。随着国家“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战略推进,应用型高校的应用型研究正加快成为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学校要紧紧围绕地方产业布局,围绕行业技术瓶颈,努力将科研成果应用于产业和社会经济活动中,推动地方发展和高校自身发展。
![]()
第五,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即产业和教育相互交融,校企合作即学校和企业合作,这种融合或者合作方式都是多种的,需要学校走出去与产业、与企业接洽。作为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必由之路,当然也很难把它做好。企业、产业应该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而学校也要将教学、科研深入到企业、产业活动中,真正培养社会能够用得上的人才。
![]()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高等教育资源的增多,生源的逐渐减少,高校发展的黄金时间不多了,特别是民办高校更应该意识到这一点。从现在起,高质量发展是主旋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