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普京留下一个后手,不管俄乌冲突如何结束,可保俄罗斯几十年平安

0
分享至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作为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在我们的印象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国家问题上一直围绕着“安全”这个核心。



尤其是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更是把国家安全放在了第一位,那么,普京的“安全执念”从哪来?俄罗斯为什么这么怕被威胁?

其实,要说俄罗斯今天的样子,要从普京接手时的情形说起,上世纪90年代的俄罗斯经历了苏联解体,国家从经济到政治都在往下掉。

工厂停了、工资发不出、寡头夺权、地方各管各的,对外缺乏威信,对内缺乏控制,普京上台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摇摇欲坠的国家。



在这种状态下,他优先考虑的不是经济复苏,也不是改善社会福利,而是国家安全,他认为,如果国家自身都站不稳,发展什么都没意义。

因此,安全成了俄罗斯治理的第一原则,普京的很多决策,看似强硬,背后都是为了一个目的:确保国家不再被外部力量推着走。

要理解这种思路,必须要提到俄罗斯的地理现实,俄罗斯国土非常辽阔,但缺少天然屏障,没有大山脉隔开,也没有海峡保护。



一旦发生冲突,对方很容易找到突破口,过去苏联还靠东欧国家当缓冲区,苏联一解体,这些缓冲全没了,俄罗斯西线几乎直接暴露在北约面前。

更让俄罗斯紧绷的是北约的持续东扩,原本只在中欧的北约国家,一步步加入波兰、捷克、匈牙利,后来又把波罗的海三国纳进来。

对莫斯科来说,这不是一般的压力,而是核心威胁,科索沃战争更让俄罗斯意识到,西方在关键问题上不会顾及它的反应,之后的格鲁吉亚事件,让这种危机感不断升级。



普京早期并不是完全排斥西方,他尝试过合作,用能源供应绑定欧洲,用贸易增加互信,希望靠经济互惠来减少安全风险。

但2014年乌克兰危机突然爆发,西方大规模制裁接二连三出台,俄欧关系迅速下滑。

到这里,普京团队彻底认清现实:指望别人提供安全不可能,寄希望于市场换稳定也不现实。



乌克兰事件之后,俄罗斯的安全理念发生根本变化,过去的目标是尽可能避免冲突,现在的目标变成让冲突根本没法发生。

俄罗斯不再依赖谈判维持平衡,而是强调必须具备足够的力量,让对手知道一旦动手,代价会非常高。

从那时起,俄罗斯开始在军事、能源、外交各方面重新布局,普京的想法很直接:只有在力量上不处于被动,别人才能尊重俄罗斯的红线。



再到现在已经打了三年多的俄乌冲突,可以说,俄罗斯对安全的敏感度,也因此不断提升。

今天的俄罗斯,无论在乌克兰问题上、与西方的对抗上,还是在全球政治中的立场,其逻辑都能从这里找到答案。

普京的政策很多时候看似激进,但对他来说,这就是确保国家不再陷入90年代那种脆弱状态的唯一路径。



为了确保未来几十年的战略安全,俄罗斯已经不满足于传统核武器体系,而是开始打造全新的战略武器。

今年10月,俄方连续测试几款外界不熟悉的装备,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和“波塞东”核动力无人潜航器。

就在11月4日,普京更是亲自为研发团队颁奖,并公开表示这些武器能确保俄罗斯长期安全。



他的底气来自一条判断:这些武器不是扩大核弹头数量,而是把威慑方式彻底改写,让对手难以拦截、难以预测、难以应对。

先看“海燕”,10月26日,俄罗斯宣布成功试射“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导弹飞行1.4万公里且仍未达到极限射程。

它最大的特点是采用核动力推进,不依赖常规燃料,所以理论上飞行距离几乎没有上限。



它可以长时间在空中绕行,随时从意外方向进入目标区域,此外,它能在五十到一百米极低高度飞行,这种高度靠近地球表面,雷达受曲率限制难以有效捕捉。

也就是说多数防空系统很难发现它,更谈不上提前拦截,这种能力使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巡航导弹,而是一种能够绕开绝大多数防御体系的新型隐蔽攻击平台。

再看“波塞东”,它不是导弹,而是一种核动力深海无人潜航器,靠核动力,它可以在深海几千米处长时间活动,航程可能达到几千甚至上万公里。



深海是监测能力最薄弱的区域,各国声呐网覆盖有限,这让“波塞东”几乎具备天然隐身能力。

它携带的弹头威力极大,一旦在敌方港口或沿海设施附近引爆,可能造成严重破坏,并让周围地区长期处于放射性污染风险。

它的出现改变了海上威慑方式,让传统反潜系统难以发挥作用,这两种武器的核心逻辑不是扩大核武库,而是创造让对手无从应对的威慑结构。



俄罗斯过去在战略上长期被北约压着走,而这些武器让俄方拥有新的主动权,它们能在传统核大战门槛以下产生巨大破坏力,又不至于引发全面核冲突。

西方如果遭到这些武器的打击,用常规武器无法匹配破坏级别,用核武器则会导致局势全面失控,因此处于两难。

这类武器带来的,是一种介于常规战争与全面核战之间的新型威慑,也就是俄罗斯近年来强调的“灰色地带威慑”。



它的意义在于,让对手在任何涉及关键基础设施的冲突判断中都必须谨慎,只要这些武器存在,对手在采取激烈行动前必须考虑后果,而俄罗斯无需频繁展示力量就能稳住局面。

普京很明白,他不可能永远掌权,俄罗斯迟早会迎来下一任领导人,但他真正担心的不是自己卸任,而是国家再次掉进苏联解体后的那种混乱状态。

那时候经济弱、政治乱、军队散,外部压力随便一下就能把俄罗斯推到墙角,他不想再看到这种局面。



所以这些年他做的一个核心工程,就是把安全路线变成国家制度,让后任不管是谁,都不能轻易改变国家的战略方向。

这个体系现在基本已经搭起来了,第一层,是强制写进法律,俄罗斯把“海燕”、“波塞冬”等关键战略武器的研发和部署,全部放进国家武器计划。

只要写进法律,后任政府就不能随便叫停,退一步讲,即便有新总统想调整方向,也要经过复杂流程和国家安全机构的审核,不可能一句话就推翻。



除此之外,像北极航道、远东地区、战略仓库等关键地区的安保制度,也被立法锁定。

未来不管哪个派系上台,都必须遵守这套安全框架,普京的目的,就是把战略稳定放进制度,而不是放在某个个人的决策上。

第二层,是人才和军工的长期绑定,俄罗斯这些年不断给军工科研人员加薪、补贴、住房福利,远高于其他行业。



外界看着像照顾技术人员,但更深的原因是要确保军工体系不掉链子,他要保证武器研发有人接、技术代际持续升级,不会因为换领导人就出现空档。

这一整套机制,其实是在打造一个能持续运行几十年的科研和生产系统,让战略威慑能力稳定存在。

第三层,是把安全理念变成国家共识,从学校教育、官方媒体到军事宣传,俄罗斯不断强调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强调外部力量对俄罗斯的压力和挑战。



普京想创造的是一种长期的国家心理基础:俄罗斯必须强、必须有威慑、必须保持警惕。

这样一来,即使未来有人想放松安全政策,也会面临社会和政治系统的强烈阻力,普京追求的不是短期的胜利,而是长期的安全。

他想让俄罗斯摆脱被外部力量牵制、内部动荡不断的状态,他构建的这套“长期威慑体系”,其实是给未来几十年的国家安全留下一条固定路线,让俄罗斯不因为领导人更换就出现方向摇摆。



但这套体系不是没有代价,短期来看,它确实让俄罗斯变得更稳定,也让国家在面对外部压力时不容易退缩。

但长期来看,问题也很明显:高度依靠军事威慑维持安全,可能会让国家始终处在紧绷状态。

继任者继承这套制度,到底是维持和平的工具,还是未来冲突的诱因,这很难提前判断,如果国际环境变化,这套体系会不会变得过度僵硬,也没人能保证。



这是一套把国家未来写死在“强硬路线”上的结构,能撑多久,能否带来真正长期的安全,只能交给时间去回答。

参考资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纽约街头高甜同框!霉霉与特拉维斯牵手约会,酷飒与帅气双向奔赴

纽约街头高甜同框!霉霉与特拉维斯牵手约会,酷飒与帅气双向奔赴

述家娱记
2025-11-08 09:07:28
“凭啥只给弟弟钱?”女儿控诉偏心,母亲一句话收获数万网友点赞

“凭啥只给弟弟钱?”女儿控诉偏心,母亲一句话收获数万网友点赞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07 18:12:59
荷兰宣布光刻机新规!全球芯片业震动,中国供应链自给开加速

荷兰宣布光刻机新规!全球芯片业震动,中国供应链自给开加速

白梦日记
2025-11-06 20:31:54
小米“双11”战报夺冠被打脸:自家统计的数据,纯属自娱自乐

小米“双11”战报夺冠被打脸:自家统计的数据,纯属自娱自乐

吃瓜局
2025-11-07 14:15:39
不是说“没有纸能被对折超过8次”吗?美国高中生把1000米纸巾对折了12次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不是说“没有纸能被对折超过8次”吗?美国高中生把1000米纸巾对折了12次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吉尼斯世界纪录
2025-11-07 11:48:17
荷兰归还安世半导体控制权

荷兰归还安世半导体控制权

头条爆料007
2025-11-08 11:48:20
国锦赛决赛揭晓:吴宜泽对决希金斯,7冠王吴宜泽遭惨败

国锦赛决赛揭晓:吴宜泽对决希金斯,7冠王吴宜泽遭惨败

李虰手工制作
2025-11-08 20:25:59
打虎!西安市委书记方红卫任上落马,清华毕业、由企转政,7月刚表态韩松被查

打虎!西安市委书记方红卫任上落马,清华毕业、由企转政,7月刚表态韩松被查

鲁中晨报
2025-11-07 22:39:03
吴京深夜发文生无可恋,遭网友抵制并嘲讽,咋回事?

吴京深夜发文生无可恋,遭网友抵制并嘲讽,咋回事?

眼光很亮
2025-11-06 10:15:22
和赵德胤恋情真相大白5个月,赵丽颖近况曝光,冯绍峰当初没说错

和赵德胤恋情真相大白5个月,赵丽颖近况曝光,冯绍峰当初没说错

情感大头说说
2025-11-09 03:30:29
崩了,全部暴跌

崩了,全部暴跌

淮安网
2025-11-08 08:58:22
下周A股重要看点:中央3部委最新部署!利好两类股将成领涨方向!

下周A股重要看点:中央3部委最新部署!利好两类股将成领涨方向!

扶苏史记
2025-11-09 01:38:28
不可思议!乒坛名将惊天逆转:单局1-9落后翻盘,狂轰19-17拿下

不可思议!乒坛名将惊天逆转:单局1-9落后翻盘,狂轰19-17拿下

全言作品
2025-11-09 03:46:45
11月8日俄乌最新:重大胜利

11月8日俄乌最新:重大胜利

西楼饮月
2025-11-08 15:38:25
“第二个香港”将要诞生?面积比香港大三十倍,目标是要比香港还自由

“第二个香港”将要诞生?面积比香港大三十倍,目标是要比香港还自由

叮当当科技
2025-11-08 10:32:33
拍案叫绝!主席如何识破101阴险两面派?居然是一次不起眼的谈话!

拍案叫绝!主席如何识破101阴险两面派?居然是一次不起眼的谈话!

博览历史
2023-12-23 18:40:48
沙特王子离奇重病赴华求医,中医把脉3分钟,1句话让随行医生傻眼

沙特王子离奇重病赴华求医,中医把脉3分钟,1句话让随行医生傻眼

小哥很OK
2025-10-14 17:59:41
快船彻底崩了?伦纳德申请医疗退役,哈登暂离,冠军梦成空

快船彻底崩了?伦纳德申请医疗退役,哈登暂离,冠军梦成空

体坛黑馬
2025-11-08 21:07:13
年轻人正在逃离上海!上海月薪8500房租3200,撤离上海的年轻人们,放弃万元月薪选择及时止损

年轻人正在逃离上海!上海月薪8500房租3200,撤离上海的年轻人们,放弃万元月薪选择及时止损

流年拾光
2025-10-23 20:33:16
国运来了挡不住!30亿吨铁矿重见天日,美媒:中国将改写全球格局

国运来了挡不住!30亿吨铁矿重见天日,美媒:中国将改写全球格局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2025-11-08 15:15:43
2025-11-09 07:00:49
云舟史策 incentive-icons
云舟史策
要有遥不可及的梦想,也要有脚踏实地的本事。
1250文章数 53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张家界荒野求生选手抓到野猪吃得满嘴流油 赛事方回应

头条要闻

张家界荒野求生选手抓到野猪吃得满嘴流油 赛事方回应

体育要闻

马刺绞赢火箭,不靠文班亚马?

娱乐要闻

古二再度放料!秦雯王家卫吐槽出现新人物

财经要闻

小马、文远回港上市 但自动驾驶还没赢家

科技要闻

美股“AI八巨头”单周市值损失8000亿美元

汽车要闻

特斯拉Model Y后驱长续航版上线:28.85 万元

态度原创

手机
亲子
房产
本地
公开课

手机要闻

苹果iPhone Air项目未中止 死磕超薄设计手机

亲子要闻

权威医者说|肥胖对妊娠期孕妇有哪些危害?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