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 “血浓于水”,父母和子女本该是最亲近的人,可现实里,不少家庭却走着走着就成了 “仇人”—— 有的子女长大后躲着父母,不愿回家;有的父母提起孩子就唉声叹气,满是失望。其实亲子间的矛盾,大多不是突然爆发的,而是一次次不当的相处方式,慢慢攒下了隔阂。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第一件事:不强行 “控制”,别把 “为你好” 变成 “逼你做”
不少父母总觉得 “孩子还小,不懂事,我得替他做决定”,可这种 “控制”,往往会变成亲子间的导火索。父母以为是 “为孩子好”,可在孩子眼里,却是 “你根本不懂我,只想让我按你的路走”。
小到穿什么衣服、交什么朋友,大到选什么专业、找什么工作,父母都想插手,甚至用 “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我都是为了你好” 来压孩子。孩子小时候可能会听话,可随着年龄增长,独立意识越来越强,就会开始反抗:你让他考公务员,他偏要去做自己喜欢的自由职业;你让他早点结婚,他偏要拖着不愿将就。这时父母若还不放手,继续强行控制,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叛逆,甚至故意跟你对着干,最后把彼此的关系逼到死角。
更伤人的是,很多父母在控制无果后,还会说 “我白养你了”“你怎么这么不懂事”,把 “为你好” 变成了指责。孩子心里满是委屈,觉得自己的想法永远不被尊重;父母心里满是失望,觉得自己的付出全被辜负。这样的拉扯次数多了,再亲的血缘,也会被磨得只剩怨恨,最后变成 “话不投机半句多” 的陌生人。
第二件事:不翻 “旧账”,别把过去的矛盾变成 “永远的刺”
“你小时候就不听话,现在还是这样”“上次你跟我吵架,说的那些话我到现在还记得”—— 不少父母跟孩子吵架时,总爱翻旧账,把过去的小事一件件拎出来说,以为能让孩子 “认错”,可结果往往是让矛盾越来越大。
孩子犯错时,当时批评教育、解决问题就够了,可有些父母总喜欢把 “旧账” 记在心里,每次吵架都拿出来 “翻一翻”。比如孩子小时候打碎过一个碗,长大后跟父母意见不合,父母就会说 “你从小就毛手毛脚,现在做事还是没分寸”;孩子之前跟父母顶过一次嘴,后来再有分歧,父母就会说 “你上次跟我那么说话,现在还敢跟我犟”。这些翻旧账的话,就像一根根刺,扎在孩子心里,让他们觉得 “不管我怎么改,你都只会记得我的不好”。
时间久了,孩子会越来越不愿意跟父母沟通,因为他们知道,只要一吵架,过去的事就会被反复提起,根本没法好好解决当下的问题。父母以为翻旧账是 “提醒孩子”,可实际上是在不断揭开孩子的伤疤,让彼此的矛盾越来越深。最后,孩子会因为害怕被翻旧账而躲着父母,父母则会因为孩子 “不沟通” 而更失望,慢慢就成了 “见了面也没话说” 的仇人。
父母和子女,本是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却常常因为 “控制” 和 “翻旧账” 这两件事,走到互相怨恨的地步,实在可惜。其实亲子间的相处,最重要的是 “尊重” 和 “宽容”:尊重孩子的想法,别用 “为你好” 绑架他的人生;宽容孩子的过去,别让旧账变成彼此心里的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