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怎么一刀致命’的人,真的下了刀。
![]()
![]()
11月3号,西安中院把这句话钉在了庭审大屏上。
师某某,民营医院后勤,微信记录里躺着七条搜索,从“致命刀伤部位”到“警察多久抓人”,时间停在案发前七天。
六月底,他把31岁的护士女友约进车里,双刃刀直接切断颈动脉,伤口8厘米,血喷了整个挡风玻璃。
检方放完照片,旁听席有人当场干呕。
这不是激情上头,是提前写好的剧本。
前妻在庭外走廊哭到蹲地:“我早说过,他打我不是一两次,离婚证都压不住。
”2019年行政拘留的案底里,师某某用烟灰缸砸她后脑,理由只是“回消息慢了”。
法院给过10天拘留,出来照样升职,医院后勤科还让他管仓库钥匙——暴力记录像被橡皮擦掉,直到第二条人命。
死者日记被姐姐一页页摊开:“他说敢分手就杀我全家,我信了。
”最后一行停在6月19号夜班下班——“明天请假,去跟他说清楚。
”说清楚的结果,是脖子上那道8厘米的口子。
家属当庭放弃民事赔偿,只要死刑,连“死缓”三个字都不给律师提。
案子把陕西卫健委也炸了出来。
上周下发红头文件,医疗系统率先搞“反家暴背景审查”,招聘先查有没有家暴前科,有案底一票否决。
西安市妇联更直接,跟公安搭了个“灰名单”——只要被认定涉家暴,幼儿园、学校、医院全拉黑,想转行当护工都没门。
有人吐槽“一棍子打死”,可评论区高赞一句话:“你敢把闺女交给坐过家暴牢的保育员?
最扎心的是细节。
师某某车里常备毛巾和矿泉水,同事以为他有洁癖,现在看分明是“善后套装”;他追女孩时天天送夜班奶茶,杯口插两根吸管,同事还磕“好甜”,实际是“我盯着你喝,敢让别人买试试”。
暴力人格早把恋爱拍成恐怖片,外人只看见滤镜。
所以别再说“他平时挺老实的”。
能提前一周做功课的凶手,老实只是还没轮到谁。
记住三句话:查得到家暴案底的人,已经算“公开危险”;分手期是杀机最高发时段,前三个月别单独见面;如果前任开始研究“刀口多深能死”,赶紧搬家、辞职、换城市,别赌自己能感化——命只有一条,赌不起。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