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花光积蓄上车,如今卖套房还要倒贴十几万?” 近期《经济观察报》报道的一线城市业主杨清的遭遇,戳中了无数高位购房者的痛点。2019年底购入的核心区小两居,如今剩余房贷本金230多万元,市场价却仅220万元,想要卖房就得自己补上差额,这就是当下令人揪心的“房贷倒挂”现象——房屋市价低于剩余房贷,房子彻底变成了“负资产”。
![]()
在房地产市场调整的背景下,这样的案例早已不是个例。深圳90后业主小曾的遭遇更令人唏嘘,2020年高位入手的学位房,贷款本息合计超650万元,如今市价仅剩360万元,不足贷款总额的一半。另一位业主陈陈2019年为孩子上学购置的两居室,首付72.5万元,贷款162.5万元,如今偿还6年房贷后,剩余本金仍有143.6万元,但同小区同户型挂牌价已低至116万元,即便以155万元低价出售,扣税后仍不够还清贷款。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10月百城二手住宅均价同比下跌7.6%,部分二手房价格跌回2017年水平,跌幅超40%,房贷倒挂案例随之增多。
面对房子变“负资产”的困境,不少人第一反应是“断供止损”,但这其实是最不可取的选择。断供不仅会导致个人征信彻底破产,被列入失信名单限制出行消费,还可能面临房产被低价拍卖的结局——法拍房价格通常比市场价低20%-30%,拍卖款若不足以偿还贷款,银行会继续追偿剩余债务,最终可能落得“房债两空”的境地。更严重的是,若申请贷款时提供虚假资料,或法院判决后恶意转移财产,还可能涉嫌刑事犯罪,面临牢狱之灾。
![]()
事实上,正常购房者因房贷倒挂主动断供的案例极少,多数人都在积极寻找破局之道,以下几条路径值得参考:
首先是主动协商,向银行申请纾困支持。目前多家银行已出台延长贷款期限、调降贷款利率、给予还款缓冲期等措施,部分银行还支持先息后本等灵活还款方式。协商时要明确四点核心:说明当前困难、表明非恶意拖欠、承诺后续还款能力、表达保房意愿,即便一次协商无果,也可反复沟通或求助12378金融消费者热线。将20年贷款延长至30年,月供可减少约30%,能有效缓解短期压力。
其次是理性止损,主动挂牌出售房产。虽然可能需要自掏腰包补足房贷差额,但相比法拍房的低价损失和后续债务追偿,主动出售能最大程度掌控交易价格,减少额外损失。就像杨清虽然要补十几万元,但至少能彻底摆脱房贷压力,避免债务雪球越滚越大。出售时可承诺承担部分交易费用,缩短成交周期,降低时间成本带来的价格波动风险。
![]()
最后是开源节流,扛过市场调整周期。对于收入稳定、仅短期压力较大的家庭,可通过变卖股票、车辆等非核心资产补充资金,同时压缩非必要开支,缓解月供压力。房地产市场具有周期性,只要房产位于核心区域、配套完善,长期仍有保值空间,保住房产就等于保住了翻盘的可能。
房贷倒挂本质是市场调整期的阶段性困境,恐慌性决策只会加剧损失。无论是主动协商争取政策支持,还是理性止损及时离场,核心都是在法律框架内积极应对。对于还未购房的人来说,这也敲响了警钟:买房需摒弃“只涨不跌”的幻想,量力而行选择贷款额度,避免盲目加杠杆,才能在市场波动中守住自身财富。
你是否正面临房贷压力?对于房贷倒挂现象,你还有哪些应对思路?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交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