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中美会面让国际气氛变得好一些,没想到美国财政部长却突然放话,他警告中国要是不守承诺那就要使用关税反制,这一番言论瞬间就把局势搅乱了,让中美关系刚降温又开始升温。
![]()
在采访中美财长对稀土出口问题发难,暗示着随时可能动手加征关税,甚至是抹黑中国 “靠不住”。这样强硬的表态不仅一点诚意也没有,更是直接让全球供应链紧张起来。
这不是故意破坏谈判氛围吗?拿稀土问题抹黑中国还威胁反制,美方这番操作到底是筹码还是真要动真格?
![]()
在产业层面上,美国的态度可以说是“心比天高,力有不逮”,他们所描绘的重建自主供应链的宏大故事里,一碰是到自身产业能力短板的时候,就会显得格外苍白。
![]()
还记得不久前,贝森特本人还乐观地说,美国只要花上几年时间,就能自建一套完整的稀土产业链,这话说得倒是轻巧,但是却完全忽视了一个基本的事实:中国可是掌握着全球将近九成的稀土精炼产能。
![]()
稀土这玩意儿,挖出来那只是第一步,真正的价值核心在于后续复杂的分离和提纯技术,也就是精炼环节,中国的这项优势,可不是靠什么“垄断”得来的,而是几十年产业分工和技术沉淀的自然结果。
![]()
但是美国呢?目前就恰恰缺这个规模化的精炼能力,现在想在本土重建加工厂?说起来挺容易的,可做起来难多了,严苛的环保标准就是一道坎,技术瓶颈和人才断层又是另一座山,这些都不是短期内可以砸钱就能解决的综合性难题。
![]()
所以你看美国的行为就特别拧巴,嘴上喊着要“降低风险”,但是行动上却是不得不“继续与中国做生意以防断供”。
毕竟飞机、导弹、新能源车,这些关键产业可等不起你从零开始慢悠悠地建厂,产业罗盘的指针就这么卡住了,一头是向着“自主”的星辰大海,另一头却是被“依赖”的现实引力牢牢吸附。
![]()
在外交的舞台上,美国试图打造的“稀土联盟”也同样的根基不稳,它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于盟友们对美国自身“信誉赤字”感觉到深深的忧虑。
美国的计划很清晰,拉上澳大利亚、加拿大这些资源丰富的盟友,搞一个排除中国在外的供应小圈子,蓝图确实是画得很美好,大家一起绕开中国,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的新体系。
![]()
但是盟友们心里也在打鼓,他们可忘不了那个曾经单方面撕毁《巴黎协定》和伊朗核协议的美国,也忘不了那个转头就对欧洲、日本的钢铝产品挥舞关税大棒的“特朗普政府”时代。这些美国的历史记录,让“盟友”这个词都变得有点讽刺。
![]()
谁能够去保证,美国今天许下的承诺,明天不会因为一句“不符合美国利益”就变成废纸一张?这种不确定性,让那些潜在的合作伙伴们很难拿出真金白银和政治资本去投资。
更现实的是即便是在具体的合作项目上,也是走得磕磕绊绊的,比如说美国寄予厚望的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它的合作项目就因为当地环保组织的持续抗议而进展缓慢。
![]()
至于加拿大,要么是矿藏储量不足,要么就是开采成本太高,短期内根本指望不上,外交罗盘的指针,虽然是指向“团结盟友”,但是罗盘自身的磁场,却被以前那种“唯我独尊”的黑历史干扰得一塌糊涂,根本就定不住方向。
![]()
说到关税这几乎成了美国最顺手的施压工具,但它的逻辑和后果,却构成了一种精准打击自己的“回旋镖效应”。
就在贝森特放狠话之前不久,中美双方才刚刚在吉隆坡达成了一个为期一年的缓和共识,中方同意暂停实施新的稀土出口管制。
![]()
美方则是同意暂停那个严苛的“50%穿透规则”,气氛刚好一点,华盛顿就又立刻把关税这张牌拍在了桌上,企图把经济工具当成政治杠杆来使用。
但是这根杠杆,砸到的往往是自己的脚,大量的学术研究,包括对特朗普时期关税政策的复盘,都指向同一个结论,就是加征的关税成本,最终绝大部分都由美国的进口商和消费者给消化了。
说白了就是美国政府收的税,最后都变成了美国老百姓购物单上上涨的价格,这就挺可笑了,这在美国国内通胀压力本就巨大的背景下,无异于火上浇油,让工资的增长永远追不上物价的飞涨。
![]()
最悖论的地方在于稀土是磁体、电机、航天、医疗设备、新能源车和风力发电这些关键产业的“维生素”。对稀土产品加税,等于直接抬高了这些美国自己正大力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造成本,削弱了它们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
![]()
这种为了施压而损害自身的做法,简直是陷入了自相矛盾的逻辑怪圈,经济罗盘的指针看起来是指向了外部,但是实际上每一次拨动,都是在给罗盘自身,也就是美国经济,划上一道新的裂痕。
![]()
美国的稀土战略就在这个“双面罗盘”的混乱指引下,暴露出了产业、外交、经济三个层面的深刻矛盾,这种来回摇摆的政策,不仅会离目标越来越远,还会给全球产业链注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让所有企业在投资和签长期订单时都心惊胆战的。
![]()
所谓的“慢脱钩”实际上它破坏的是供应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效率,这根本不是态度问题,而是一个现实的算术问题,最终结果就是整体效率下降和成本攀升。
相比之下,中国的应对显得就更务实点了,暂停新规,是为谈判和对话留出空间,强调将依据世贸组织规则和国内法律行事,就是把问题拉回到规则的轨道上。
![]()
说到底在全球化的今天,合作从来就不是示弱,它只是成本最低的解决方案,真正的出路不是在一个指向混乱的罗盘上挣扎,而是尊重现实的经济规律。
美国也许应该先花点时间,校准一下自己的罗盘,看清楚问题的根源到底是在外部,还是在自身内部的那些无法调和的结构性矛盾里。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