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存款七位数,半夜还是会被‘没用’两个字吓醒。
![]()
![]()
刷到这条帖子时,凌晨1点,点赞已经破万。
评论区清一色“是我”。
没人再晒工资条,都在晒褪黑素空瓶。
哈佛刚发的数据挺损:全球焦虑指数疫情后飙了47%,可钱买到幸福的效率却腰斩,相关系数从0.51掉到0.32。翻译成人话——多赚一倍,快乐只多一半的一半。
于是,4800万中国年轻人把简历扔进抽屉,宣布“躺平”;日本更狠,直接催生300亿日元的“终活”产业,帮活人彩排后事,顺带给人生做断舍离。
别以为只有东亚卷。
芬兰政府给2000个老百姓每月发560欧“白拿工资”,不上班也照发,结果焦虑值降了37%。
英国61家公司试点4天工作制,工资不减,产值反涨22%,员工请假看心理医生的次数先腰斩。
看来,少干活比多给钱更治心病。
可回到格子间,老板还在画“十年财富自由”大饼。
![]()
有人真信了,冲进FIRE圈,攒够300万就辞职,结果三年里人数暴涨8倍。
最尴尬的是,第一批“退休”的90后,现在悄悄回公司门口摆摊卖咖啡——不是钱不够,是突然没人夸KPI,连身份栏都空到发慌。
更魔幻的是00后,大学没毕业就“中年危机”,比90后提前7年。
斯坦福说,刷一次短视频,大脑里“别人比我强”的那块区域亮一次,亮多了就焦虑到麻木。
于是,28亿美元的“数字排毒”度假村火了,进屋先收手机,发呆五天收费两万,照样年年42%的增长。
网友总结:以前卖焦虑,现在卖“没有焦虑”。
有人干脆掀桌子。
上海12个陌生人凑钱买大平层,共享厨房、客厅和孤独,自称“新型家庭”。
前字节跳动35岁高管,辞职去崇明岛种草莓,抖音记录“今天虫子比昨天少”,半年涨粉百万。
评论区最高赞:“看他锄地,我眼泪哗哗的,原来退出游戏也能活。
![]()
商业圈闻风掉头。
拼多多同款“简生活”频道,用户一年翻两倍;43%的500强设了“首席幸福官”,KPI从“多卖货”改成“员工少崩溃”。
日本还冒出“人生重组顾问”,陪你重新写后半场剧本,一次收5万日元,档期排到半年后。
说到底,大家不是不想拼,是拼得不再相信“买了房就安稳”“年薪百万就幸福”。
当外部评分突然失灵,人只能把镜头拉回自己——允许杏仁核缩小19%的冥想、允许每周多睡一天、允许把“我是谁”从工牌里抠出来,重新写答案。
所以,下次半夜再被“没用”吓醒,不妨先关机,再深呼吸。
世界不会因为你少回一封邮件崩塌,但你的神经会因为你多睡一小时而重启。
毕竟,真正的财富自由,从不是账户数字,而是敢按暂停键的那份底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