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衢州日报)
转自:衢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 毛慧娟 通讯员 叶晓轩) 秋天的衢江,处处奔涌着建设的热潮。从即将竣工的衢江区文体健康中心,到主体工程完工的姑蔑古国考古遗址博览园,再到逐渐成型的短剧文化产业园项目……“我们正聚焦‘大健康、大文旅、大科创’三大产业赛道,推动现代服务业从‘单点突破’向‘系统集成’转变。”衢江区康投集团副总经理毛瀚毅表示,“重大项目建设带来的不仅是硬件投入,更是服务业态、商业模式和发展路径的创新实践。”
在总投资2.1亿元的文体健康中心项目施工现场,工程车辆穿梭如织;游泳馆内一片繁忙,20多名工人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内部装修与设备安装。这座集5000座省级标准体育场、500座游泳馆及浙西县域首位的双层户外篮球场于一体的综合体,创新采用“赛事承办+全民健身+健康服务+文化展示”四维一体模式。
“项目总进度已达95%,当前正全力冲刺游泳馆的最后装修,争取12月全面竣工。”衢江区康投集团项目管理部副经理徐鑫龙介绍,场地设计既满足省级赛事承办需求,又成为衢江人“运动+健康”的一站式打卡地,实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有机融合。
姑蔑古国考古遗址博览园一期工程——博物馆工程建设同样火热。项目主体工程已完成竣工初验,目前正在进行细节调整和室外配套施工。该项目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7亿元,除博物馆外还将建设浙西考古工作站、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我们要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说话’。”徐鑫龙说,“这座博物馆填补了区域空白,未来将结合文化街、周边道路及配套开发,形成联动效应。”
在影视文化赛道,总投资5.5亿元的短剧文化产业园初现雏形。这里将打造七大建筑群影视基地,形成“拍摄+制作+体验”的全产业链载体。“通过打造古今场景联动的影视基地,实现东港现代片区与汉唐古风街区的时空对话,形成独特的产业生态。”毛瀚毅解释道,“这种建设与运营深度协同的模式,让项目在建成之初就具备持续造血能力。”
从城市文体地标到历史文博载体,再到短剧产业园区,衢江以一个个实招项目为支点,绘就一幅 “服务业提质增效、民生福祉升级” 的区域发展新图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