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在2025年11月3日到4日对中国进行了一次工作访问,这趟行程是两国总理第30次定期会晤,背景是当前国际形势下两国加强合作的需要。
米舒斯京在北京先和中国国务院总理开了会,双方聊了经贸、工业、能源这些方面的事,还签了15份合作协议,涉及投资和基础设施。之后米舒斯京又见了中方,带去了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问候,讨论了战略伙伴关系在当下环境里的作用。
整个访问过程紧凑,焦点放在实际合作上,比如贸易额目标定在2400亿美元,还有能源管道项目的跟进。联合公报发了出去,内容挺详细,超过一万字,覆盖了从经济到科技的各种领域,特别是矿业投资的落地和月球科研站的协调支持。米舒斯京回莫斯科后,没耽搁就把这些内容全汇报给了普京。
汇报这事,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对外说了,米舒斯京把北京会谈的所有细节都原封不动地告诉了普京,包括中方每个观点。中方的话没落下一个字,这点佩斯科夫强调了。
普京听了之后,说这次访问成果多,还来得正是时候。因为现在国际上挺乱,美俄关系冷,美中互动也在推进,这让俄罗斯觉得和中国绑紧点很重要。
米舒斯京在汇报时,用了文件和笔记,确保每个点都准。公报里提的矿业合作,包括稀土这类战略矿产的潜在投资,俄罗斯有大把储备,但开采率低,才不到探明量的2%。过去俄罗斯和美国聊过联合开发稀土,但因为制裁啥的没成。
现在和中国谈,主要是看中对方的技术支持,不过加工部分因为安全考虑,可能有限。普京问了这些合作的利弊。
太空部分也汇报了,公报支持国际月球科研站和探月任务的联动。中俄从2021年开始这个项目,目标是到2035年在月球南极建基地。中国登月技术进步快,俄罗斯有苏联老底子,两人搭档能干大事。
米舒斯京讲了中方对能源需求的看法,核动力在长期基地里的用处。普京记下这些,作为后续的依据。整个汇报花了几个小时,普京认可这强化了两国在多边主义里的位置。访问前,克里姆林宫就说这趟重要,10月31日佩斯科夫在记者会上提了两国特殊关系。
![]()
米舒斯京回国就安排汇报,避免拖拉。这次互动显示中俄在资源和太空上的互补,俄罗斯靠中国市场,中国要稳定供应。
话说俄罗斯的稀土储备有2870万吨,但技术短板让产量上不去。公报里深化采矿业合作,这点米舒斯京汇报时重点说了。中方对供应链稳定的态度,也完整传达了。普京听了,觉得得自己动手发展,不能总靠别人。
太空合作上,公报明确支持月球站建设和任务协调,能源是关键。俄罗斯的核技术最近在国防上用了,民用潜力大。汇报后普京就想了俄罗斯的长远规划,尽管有外部压力,但不能停。
米舒斯京访华前,俄罗斯面临制裁,资源出口受影响。这趟去北京,头一天和中方正式谈,双边贸易增长的事定了调子,能源领域管道项目也推进了。第二天联合记者会,米舒斯京说了两国矿业互补,俄罗斯出原料,中国帮加工。
公报细节多,比如设立工作组推项目。汇报时普京问了月球能源的具体需求,中方观点是核动力适合长期用。佩斯科夫媒体上确认普京满意,认为这对国家利益好。
其实中俄合作不是新鲜事,但这次时机敏感。美俄紧张,核领域较劲,中美釜山会晤顺利,这让俄罗斯更需要中国伙伴。公报签了,世界看到两国紧密联系。米舒斯京汇报完,普京指示跟进事项。这事凸显资源安全和太空探索在国家战略里的分量。
![]()
普京听完汇报,批了份文件,让米舒斯京带政府部门在2025年12月1日前搞出稀土及稀有金属开采生产的长期路线图。路线图包括技术升级、投资和生产目标,提升俄罗斯在全球市场的份。
另一个决定是用“海燕”导弹和“波塞冬”潜航器的核动力技术,支持中俄月球科研站能源建设。这些技术2025年测试过,可转民用。
访华后中俄项目多了,经济科技互动强,包括能源设备制造。俄罗斯用这些应对压力,普京领国家战略,米舒斯京管路线图和月球技术协调。两国太空努力给全球探索添砖加瓦。
俄罗斯稀土计划是普京指令的,针对中美博弈里稀土的作用。过去和特朗普谈合作没成,现在自己干。核技术从国防转民用,帮月球站解决能源。两国合作显示多边主义前景。
俄罗斯稀土储备多,但开发弱,得赶紧补课。路线图由米舒斯京负责,政府部门协调数据,定目标。月球项目,中俄互补,中国技术成熟,俄罗斯经验老道。核动力小巧高效,适合基地用。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