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稳定,是个好词。
但前面要是加个“穷”字,就成了最狠的咒。
身边太多人,拿着一份饿不死的工资,干着一份累不死的工作,然后,把这种“稳定的穷”,当成了生活的常态。他们不是不努力,他们是把自己的命,活成了一份按月结算的流程。
过了很多年我才想明白,人和人之间真正的差距,不在于勤不勤奋,聪明不聪明。
是你脑子里,到底是“打猎思维”,还是“养鸡思维”。
![]()
01
打猎思维: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大部分人,都是“打猎型选手”。
他今天加个班,这个月就多几百块奖金。他这个月多跑几个客户,下个月的提成就能高一点。
他很牛,像个神枪手。但他的问题是,他得不停地出去打猎。
他一天不端枪,他就一天没饭吃。
他的收入,跟他付出的时间,死死地捆在了一起。
我一朋友做设计的,就是个顶级的“猎手”。
一个项目几万块,活儿干得漂亮。
但他说,他最怕的,就是休假。因为他一休假,收入就直接归零。
这就是“打猎思维”的困境。
你是在用你的“当下”,去换取你的“当下”。
这是一个封闭的循环,你永远也跳不出去。
![]()
02
养鸡思维:让你的“鸡”,替你去打工。
高手是怎么想的?他从来不琢磨怎么提高自己打猎的准头。
他琢磨的是,我怎么能养一只鸡,让它天天下蛋?
这只“鸡”,就是你的“资产”。
很多人一听“资产”,就觉得是房子、股票。
那是富人的游戏,跟我们普通人没关系。
这想法有多离谱?
对普通人来说,你最硬核的资产,就是你自己。
你的专业技能,你的个人品牌,你的知识体系,就是那只会下金蛋的鸡。
认识一个在公司里默默无闻的会计。
他利用业余时间,把所有关于税务筹划的知识,都研究了个底朝天,然后,开始在网上写文章,做免费的分享。
他不是在打猎,他是在“养鸡”。
他喂给这只鸡的,是他的时间和精力。
两年后,他这只鸡,养肥了。开始有公司请他去做咨询,有平台请他去开课。
他讲一次课的收入,比他上一个月班的工资还高。
那时候,他就算在睡觉,他那只“鸡”,还在替他下蛋。
![]()
03
怎么养鸡?戒掉“当下的爽”,喂饱“未来的你”。
“打猎思维”和“养鸡思维”,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你如何处理你手里的“余粮”。
你这个月,多了1000块的闲钱。
打猎思维的人,会立马去吃一顿好的,买一件新衣服。
他要的是“当下的爽”。他把这1000块,变成了多巴胺。
而养鸡思维的人,会把这1000块,拿去买几本行业里最牛的书,或者报一个能提升技能的课。
他放弃了“当下的爽”,他选择去喂饱“未来的自己”。
这,就是“延迟满足”。
这个选择,当下看,很苦,很反人性。但你把时间线拉长看,一个人的所有财富,几乎都是从这种“苦”里长出来的。
你每一次选择投资自己,而不是消费掉,你都是在给你那只叫“未来”的鸡,多喂了一把米。
![]()
说到底,不想“稳定的穷”,你就得换个活法。
打猎,是用你的“现在”,换你的“现在”;
养鸡,是用你的“现在”,去换你的“未来”。
从今天起,换个思路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