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还没死,但已经快被架空了。于是,中国急着敲CPTPP的大门,不是赶时髦,而是别无选择。
曾几何时,加入WTO是中国经济腾飞的“通关密码”。
2001年,我们咬着牙接受苛刻条款,换来全球市场大门敞开。二十年过去,世界工厂崛起,出口狂飙,GDP翻了十倍不止。WTO确实功不可没。
![]()
可如今,这套规则正在失效。不是它不好,而是有人带头不玩了。
当最大经济体动辄挥舞关税大棒、滥用“国家安全”借口搞贸易壁垒,当争端解决机制因关键职位空缺而瘫痪多年,WTO就成了一个“有章程却没人守”的空壳俱乐部。
于是,新群建起来了,CPTPP。名字拗口,但含金量十足:12个成员国横跨亚太与欧洲,英国已加入,欧盟在观望,若美国哪天回心转意,这个群的GDP将占全球六成。
![]()
更重要的是,它不玩“先上车后补票”,而是必须达标才能进门,劳工权益、国企补贴、数据自由、环保标准,一条都不能少。
中国为何如此迫切?很简单:外贸这辆马车,不能停。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我们的工厂每天生产着全球三分之一的日用商品。
可欧美市场越来越“挑食”:不仅要便宜,还要“干净”,供应链得透明,工人得有保障,碳排放得可控。CPTPP就是一张通往未来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
但别误会,这不是单方面“求收留”。中国加入CPTPP,对它也是重大利好。试想,一个14亿人口、制造业门类最全、数字经济领先的超大经济体融入其中,整个协定的分量将直接跃升一个量级。
说白了,CPTPP需要中国,正如中国需要CPTPP。
当然,门槛不低。
有人说:“要改国企、要开放数据、要提高工资……这不是逼我们照搬西方模式吗?”
![]()
可问题在于:这些要求,真是“西方阴谋”吗?保护劳动者权益,难道不该?减少隐性补贴,难道不合理?提升政策透明度,难道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很多所谓“制度冲突”,其实只是既得利益者的借口。真正的改革,从来不是削足适履,而是借外力倒逼内功升级。
回想当年入世谈判,多少人喊“狼来了”,结果呢?中国企业不仅没被吃掉,反而在全球攻城略地。今天的CPTPP,不过是新一轮“压力测试”。
怕的不是规则严,而是不敢面对规则。更深层看,加入CPTPP,还是一场话语权之争。
![]()
如果未来全球贸易规则由CPTPP主导,而我们缺席,那就等于把制定标准的权力拱手让人。到时候,不是我们选市场,而是市场选我们,而且可能根本没得选。
所以,别再纠结“是不是被逼改革”。全球化早已不是“要不要参与”的问题,而是“以什么姿态参与”的问题。与其在旧秩序的废墟里抱怨,不如主动走进新规则的考场。
WTO或许还能修,但时间不等人。CPTPP的大门半开,中国要做的,不是低声下气求接纳,而是亮出诚意、拿出行动,证明自己配得上这张桌子。
毕竟,真正的自信,不是拒绝改变,而是在改变中赢得尊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