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全面接管锦州银行网点 174家分支机构更名完成
工商银行(8.090, -0.05, -0.61%)对锦州银行的收购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11月5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多地分局集中发布批复,同意锦州银行174家分支机构更名为工商银行支行,标志着这场备受瞩目的并购案迈出关键一步。
分支机构全面整合 部分分行降级为支行
此次更名涉及锦州银行在全国多个地区的经营网点,其中辽宁地区157家、黑龙江9家、大连5家、北京3家。值得关注的是,沈阳分行、哈尔滨分行、大连分行、北京分行等14家原分行被降格为支行,与原有支行一并纳入工商银行体系。
北京地区的调整尤为引人注目。锦州银行北京分行更名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建国门支行”,其下属的安乐林支行、阜成门支行同步变更。对于未在本次公告中提及的华威桥支行、中关村支行等网点,相关工作人员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预计11月15日至16日完成系统切换,届时所有北京网点将统一变更为工商银行分支机构。”
![]()
业务迁移有序推进 基金合作同步调整
根据锦州银行11月5日发布的公告,工商银行将于11月15日至16日实施业务系统迁移,期间原锦州银行网点暂停营业。迁移完成后,这些网点将全面启用工商银行标识,但经营地址保持不变,继续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与此同时,基金销售业务也在同步调整。广发基金、嘉实基金等机构公告称,自11月17日起终止与锦州银行的代销合作,涉及基金认购、赎回等多项业务。这一变化反映出工商银行正在按照自身业务体系对原锦州银行的合作渠道进行梳理整合。
高风险机构改革样本 市场化处置显成效
锦州银行的命运转折始于2019年。当时爆发的同业挤兑危机使其成为高风险金融机构,随后通过引入工银投资等战略投资者进行重组。2024年辽宁金控完成要约收购后,这家曾在港上市的城商行正式退出资本市场,为如今的全面并购埋下伏笔。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工商银行直接接管锦州银行,体现了市场化、法治化的风险处置原则。”这种由国有大行直接整合高风险城商行的模式,不仅为锦州银行注入了资本实力和风控经验,也为中小金融机构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网点持续优化 五年缩减33家机构
记者梳理监管批复发现,2021年以来锦州银行已有33家支行终止营业,其中2025年就达16家。这种“瘦身”趋势与工商银行“优化网点布局”的战略相契合。此次并购后,原锦州银行的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也已获批终止营业,显示出业务结构调整的深化。
随着174家网点集体更名,我国银行业通过市场化手段处置风险的实践又添新案例。按照计划,北京地区将于11月中旬完成全部网点的品牌切换,届时这家历经风雨的城商行将正式融入国有大行的运营体系,开启新的发展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