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会让你越来越熟悉历史的脉络,作为春秋小霸的郑庄公和开创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刘恒,除了光鲜的一面外,还有一颗冰冷的帝王之心。从郑庄公寤生到汉文帝刘恒,他们在对待自己弟弟的态度上是何其相似,透过现象看本质,你就会发现很多东西,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用一句话来总结的话,可以归结为:上天欲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
《增广贤文》里就有一句话:上天欲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增广贤文》
寤生从一出生,就不受母亲待见,因为母亲武姜在生他的时候是难产,于是母亲武姜就给他取名“寤生”,武姜在有了小儿子共叔段后,还总是鼓动寤生的父亲郑武公废长立幼,想把寤生的弟弟自己的小儿子共叔段扶上位。汉文帝刘恒也是一样,母亲薄姬本来就不受刘邦宠爱,作为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刘恒被封为代王,代国可不是个好治理的地儿,那里地处边陲,经常要面对匈奴人的袭扰,同时土地贫瘠,属于诸侯国里比较穷的地方,和刘肥的齐国、刘濞的吴国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
郑武公去世后把国君之位传给了寤生,这让母亲武姜和他的弟弟共叔段很不爽,郑庄公元年,也就是他刚继位之后,武姜请求郑庄公把共叔段封到制邑。郑庄公对武姜说:“母亲,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虢叔就死在了那里,不宜封给段,我怕弟弟受到伤害,其他的城邑母亲随便选。”武姜于是要求郑庄公把京邑封给共叔段,让叔段住到京邑。有大臣对郑庄公说:“您给弟弟的封地比都城都要大,这么骄纵下去,恐怕不是什么好事!”郑庄公无奈的说:“这有什么办法呢?这是母亲的要求,他又是我的亲弟弟,我怎么好拒绝呢?”大臣直言不讳的说:“武姜的欲望什么时候能得到满足呢?你赶紧给弟弟换一个封地,不要让他的势力继续恣意扩大下去,野草一旦蔓延开来,都很难根除,更何况是您那位深受母亲宠爱的弟弟呢?”郑庄公面对这位耿直的大臣,只能说:“多行不义必自毙,我们等着瞧吧!”他不想明说,因为尽管弟弟叔段十分狂傲,并且不断培植自己的势力,但弟弟不知道的是:身边的很多“亲信”,实际上都是郑庄公的耳目,共叔段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完全在哥哥郑庄公的掌控之中。
![]()
看到哥哥郑庄公如此懦弱,共叔段更加肆无忌惮,他要求郑国西边和北边的边境听从国君命令的同时,也要听从自己的号令。大臣们建议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一个国家怎么能有两个人同时行使最高权力呢?如果您打算把郑国交给弟弟共叔段,我们就去投靠辅佐他,如果您不打算这么做,就请您立刻动手,除掉这个祸国殃民的祸害!”郑庄公说:“不用理会他,他这样做只会自取灭亡的!”共叔段继续得寸进尺,竟让城邑都归附自己,大臣们说:“是时候了,共叔段的土地进一步扩大,如果再不动手的话,百姓们也会拥护他的!”郑庄公摇了摇头,“对君不义,对国不忠,对兄不亲,这样的人,百姓怎么会去拥护他呢?就算拥有再多的土地,也只不过是加速他的灭亡罢了!”
![]()
共叔段进一步确信,自己的兄长郑庄公寤生就是个软蛋,我不取而代之,岂不是浪费了大好时光?于是他聚拢兵马、铸造铠甲,并备好战车,准备偷袭郑国国都,到时候由武姜作为内应打开城门,进行一次漂亮的斩首行动。可共叔段哪里知道,他举兵的日期都已经提前被郑庄公所知。郑庄公说道:“可以动手了。”于是发兵讨伐弟弟叔段,共叔段的部队不击自溃,他自己也只好逃到共国去了。
我们再来看看汉文帝刘恒是怎么对待他的弟弟淮南王刘长的。汉文帝刘恒继位之后淮南王刘长进京拜见,借此机会他去拜见审食其,并趁着两人见面的机会,以袖中暗藏的铁锥偷袭,将审食其击杀。而后刘长见汉文帝刘恒为自己开脱道:“当初我母亲因赵国谋反而受到牵连,审食其不替她说话,如果他伸出援手,我母亲就不会去世,这是第一个原因;吕后毒杀赵王刘如意他不劝阻,这是第二个原因;吕后封诸吕为王,欲篡夺刘氏天下,他作为丞相不去据理抗争,这是第三个原因。国恨家仇之下,臣才将其击杀,请陛下恕罪!”
![]()
刘长说的三个原因似乎很有道理,实际上都是站不住脚的。官场之人,明哲保身是第一要诀,只要不涉及切身利益,就不要随意趟什么浑水。审食其作为丞相,尽管受到的非议颇多,但汉文帝刘恒继位后,并没有对其采取任何惩戒措施,就足以证明审食其并非吕氏的死党。况且刘恒的母亲薄姬在宫中时,审食其对其母子照顾有加,对刘恒有旧恩在前,这样的人又没有什么政治野心,刘恒怎么会对他下手呢?
![]()
汉文帝刘恒念在手足情深,不忍心惩罚刘长,于是赦免了他的罪行,这助长了刘长的野心。淮南王刘长在京城期间,包括薄太后和王公大臣们都是对他十分忌惮,除了因为刘长性情暴躁外,还因为他力能举鼎有小霸王的绰号。在京城期间,他和汉文帝刘恒狩猎的时候同乘一车,并对汉文帝刘恒以“大哥”相称,你认为这是两个人之间亲切,其实是刘长目无君长,在淮南王刘长眼里,刘恒只不过是他那个软弱可欺的大哥罢了,根本不是可以号令天下的九五之尊。
![]()
也曾有大臣劝汉文帝刘恒:“您对弟弟刘长太骄纵了,长此下去恐怕要成为祸患!”汉文帝刘恒回答道:“我诸位兄弟中,也只剩下这个弟弟了,他自幼丧母,作为兄长爱护他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淮南王刘长因此更加骄纵狂横,回到自己封国后,不遵守朝廷的法度,自己另搞一套,在自己的封国里称孤道寡,完全不把自己的这位皇帝哥哥放在眼里!但他不知道的是,他的所作所为、一言一行,都在哥哥刘恒的掌控之中!直到刘长聚集了几十号人商量着造反之后,刘恒才决定下手,这叫做出师有名!别说小霸王,就算是西楚霸王也不好使,面对刘恒的部队,淮南王刘长只能束手就擒。
![]()
刘长被押解到京城,但汉文帝刘恒还是不忍心惩戒他,于是大臣们联名上书,要求刘恒严惩刘长。前两次上书,大臣们一致要求汉文帝刘恒依法惩治淮南王刘长,要知道淮南王刘长犯的是谋逆之罪,依法治罪可是要诛灭九族的。汉文帝刘恒摇头道:“这样做太残忍了,我不忍心对弟弟如此狠毒!你们再好好商议一下,拿出个更妥帖的办法来吧!”第三次上书时,大臣们说:“陛下仁厚,不忍心以谋逆之罪惩戒淮南王,那就剥夺他的王位和封地,把他发配到蜀地去!”看到这份上书,汉文帝刘恒点了点头并说道:“要保证我弟弟每天吃饱喝好,再把从他的妃嫔里也选十个陪他一起去蜀地。”
![]()
袁盎劝诫道:“您的弟弟刘长骄纵惯了,您这样去对待他,我怕他因不堪其辱而走极端呀!”汉文帝笑道:“我只不过是稍事惩戒罢了,让他收了自己的心性,不久就会招他还京的!”可不久后便传来了淮南王刘长不堪其辱,绝食而死的消息。得到消息后的汉文帝刘恒痛哭流涕,对袁盎等大臣们说:“没想到我弟弟如此刚烈,本来我还打算招他回京呢?我这个做哥哥的逼死了亲弟弟,还怎么活下去?还怎么做天下之主呢!”于是刘恒也开始不吃不喝,身体一天一天的消瘦下去,也没有了精神。大臣们焦急万分,却又无可奈何,又是袁盎出面请出薄太后,劝刘恒以天下为重,汉文帝刘恒才开始继续进食。
![]()
透过现象看本质。郑庄公寤生和汉文帝刘恒作为帝王,那帝王心术可不是一般的高明。他们对待自己弟弟的态度,本质上是一致的,刘恒比寤生要更狠辣些,毕竟寤生和共叔段还是一母所生的亲兄弟。帝王的心是冰冷的,不能以常人的想法去评判和揣摩,在百姓眼里,汉文帝刘恒是个好皇帝、郑庄公寤生是个好国君,而对于大臣们他们是好领导,但对淮南王刘长和叔段来说,他们就是阴险毒辣的兄长了。
,一家之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