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阶段(2022.5—2022.11):火炮犁地输给了精准点穴
2022年5月,俄乌战争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
俄军基辅闪电战失败,其赖以成名的装甲洪流穿插战术,在乌克兰顽强的国土防御与西方源源不断的单兵反装甲武器面前,宣告失效。
![]()
战场重心东移,一场看似回溯到一战、甚至拿破仑时代的残酷剧本被重新搬上舞台:火炮,这位“战争之王”,成为了第二阶段绝对的主角。
然而,这并非一场简单的数量对轰或复古的炮战。
2022年夏秋之交的顿巴斯,上演的是一场融合了传统火力、现代科技、后勤耐力与情报体系的全维度对决。
其最终结果揭示了一个冷酷的现代战争真理:
在精准打击和信息透明的今天,单纯的火炮数量优势,已然无法掩盖体系上的短板;战争的胜负,越来越由后勤的深度与科技的精度共同书写。
![]()
一,俄军重返“炮火制胜”的逻辑
放弃复杂多变的机动战术,俄军的选择看似退步,实则是基于其自身优势与战场现实的理性选择。
俄军继承了苏军庞大的炮兵家底和“大炮兵主义”的军事学说。
在顿巴斯北部的北顿涅茨克-利西昌斯克战役中,他们将其发挥到了极致。
日均高达5万至7万发的炮弹消耗量,形成了对乌军阵地的毁灭性火力覆盖。
这种战术简单、直接且极其残酷:通过不间断的高强度炮击,系统性地摧毁敌方工事、杀伤有生力量、瓦解作战意志,为步兵的缓慢推进扫清障碍。
这绝非一战炮战的完全复刻。
俄军大量投入无人机(如“海鹰”-10等)进行前沿侦察和炮校定位,大幅提升了炮击的效率。
无人机取代了传统的侦察兵,成为了炮兵的眼睛,使得炮弹的落点更加精准。
这套“无人机窥探 + 火炮犁地”的模式,在2022年夏季取得了显著成效。
乌军日均伤亡数字陡增,节节后退,利西昌斯克与北顿涅茨克双子城相继易主,卢甘斯克州全境被俄军控制。
此刻,俄军的炮兵优势看似不可撼动。
![]()
二,乌军的反击:海马斯“精准点穴”拆解俄军的“炮火犁地”
面对俄军炮火连天,西方的援助并未选择硬碰硬地对拼火炮数量,而是进行了一场经典的 “体系破击”。
1,西方援助的武器不仅仅有“海马斯”
西方援助的武器名单堪称一场“炮兵科技博览会”。
德国的PzH-2000自行榴弹炮射速惊人;法国的“凯撒”卡车炮机动灵活,打了就跑;英国的AS-90同样性能优异。
它们带来的不仅是射程和威力的提升,更是 数字化、自动化 的作战理念。
然而,真正改变游戏规则的,是美国的M142“海马斯”高机动性火箭炮。
2,“海马斯”的颠覆性战法:打“后勤”而非打“炮兵”
“海马斯”的真正威力,不在于其火箭弹的当量或绝对射程,而在于其“GPS制导”的高精度(圆概率误差仅约5米)、 无与伦比的机动性 以及与美国情报体系的深度融合。
乌军在美国及北约的实时情报支持下,运用“海马斯”执行了一项绝妙的“掐脖子”战术: 跳过与俄军炮兵的正面交锋,直接精确打击其纵深的弹药库、指挥中心和后勤枢纽 。
一时间,俄军后方爆炸声四起,一座座重要的弹药堆置场化为灰烬。
这场被军迷称为“ 烟头点名 ”的行动,直击俄军炮战模式的命门—— 它极度依赖庞大且持续的后勤补给 。
![]()
3,反炮兵雷达的防御革命。
与此同时,德国等国家提供的“眼镜蛇”等反炮兵雷达,在战场上构建了一张无形的防御网。它能通过追踪来袭炮弹的轨迹,在几分钟内精准计算出敌方火炮的阵地坐标,并即刻引导己方火力进行反制。这迫使俄军炮兵在开火后必须迅速转移,否则必将招致毁灭性打击,极大地压制了其火力持续性和心理安全感
三,胜负的天平:为何转向乌克兰?
至2022年7月,战局开始发生根本性扭转。
其原因深刻揭示了现代战争的消耗本质。
苏联留下了300万吨的炮弹遗产,但这笔“财富”在日均数万发的疯狂消耗下,以惊人的速度见底。西方的制裁更是切断了其精密电子元件和军工生产材料的来源,使其产能无法有效补充。
“海马斯”对后勤线的精准打击,更是加速了这一过程。
俄军的炮火,从震耳欲聋的咆哮,逐渐变成了断断续续的咳嗽。
没有炮弹的火炮,无异于一堆废铁。
反之,乌军在西方支持下,虽然日均发射炮弹仅数千发,却凭借技术优势,打出了更高的效率。
他们不再追求面状覆盖,而是进行精准的“点穴”式打击。
“海马斯”打后勤,PzH-2000和“凯撒”利用射程和机动性在远距离上进行骚扰和突击。
乌军以质量和新战术体系,成功对抗了俄军的数量优势。
![]()
四,对决的尾声与启示
2022年9月的乌克兰“秋季大反攻”,正是这场炮兵对决成果的集中体现。
在哈尔科夫方向,乌军之所以能达成战术奇袭,正是因为俄军兵力因战线过长而空虚,而其核心支撑——炮兵火力——因后勤不济和持续压制,无法对乌军的快速突破进行有效拦截。
红利曼的收复,赫尔松方向的佯动成功,都与此前的炮兵对决结果密不可分。
![]()
这场千里之外的战事,犹如一份冷酷的宣言,昭示着现代战争的残酷逻辑:
它不仅是勇气与意志的厮杀,更是天量资源的无情消耗。
正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而充足的资源,才是战场上最硬的底气——“利刃在手,勇气自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