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有网友发文称,一块地皮本来规划做体育公园,十余年迟迟没有动工,然而最近在规划的地皮上,却即将建起一座“大件垃圾拆解中心”。城市规划把这两种完全相反的城市功能塞成“邻居”,这名网友称,“体育公园十年等不来,垃圾场项目却进展神速”。
15年没等来的“体育公园”:土地权属复杂,谈判缓慢进行
潇湘晨报记者了解到,网友所指的地块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被张杨路、双桥路以及曹家沟围绕的三角地带。
11月7日,记者联系了三角地带附近的居民薛先生,他告诉记者,这块三角地带处于浦兴路街道、高行镇、沪东街道交汇处,周围居民密集,而附近居民大部分都不赞同在这里建设“垃圾站”。隔壁的“体育公园”盼了十余年到现在没动静,“垃圾站”竟然抢先一步公示。而在今年7月份公示前,很多居民都不知道这里还有“垃圾站”的规划。
薛先生说,很多居民现在已经通过12345热线、小区联名信等方式向政府反馈了意见。而薛先生告诉记者,很多居民的意见是,三角地带规划不合理,以及“垃圾站”豁免环评。
![]()
网络截图。
就此事,记者联系浦东新区规划与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说,这些天为这事确实有不少市民打电话来,“说大家盼了很多年,还有人是为了体育公园买了这里的房,盼了好多年的体育公园没动静,突然来的一个项目马上就实施了,理解不了。”工作人员说,好多人都把帽子扣在他们头上,但是实际上土地规划没有变化,是项目发生了变化。
工作人员解释道,用地性质分为建设用地、农业用地、未利用地三大类,那块三角地带他们当初规划的是建设用地,不管是公园还是垃圾站都没有超出这个规划范围。在一个城市建设项目中,规划虽然先行,但只是“小角色”,项目的审批、落地才是关键,这块地的建设用途由审批方和落地方决定,只要不超出建设用地的范围,规划局都会给予通过。工作人员建议,可以联系上海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由他们提供解释。
记者联系金桥管委会,工作人员说,关于在体育公园边建资源回收中心,已经有很多居民有意见,现在在采集意见,领导在处理,和居民在协商。回收中心这个项目,只是通过了方案,规划许可证还没有办。目前因为居民意见,项目暂停了。
关于十五年没有动静的体育公园,工作人员称,项目还在,没有说过不建,“建设方来报,我们才给它批,它不来报还在暂停中,什么时候建我回答不了。体育公园只是初审方案,方案还有公示期,人家不来办手续,我们也不能把人家抓来办。”工作人员还说,目前这个三角地带上有三个项目,体育公园、回收中心、风暴潮预警中心,另外两个项目没有占体育公园的地方,而且它们的用地面积都很小。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体育公园的建设方是浦兴路街道办事处,可以联系进一步了解。
记者联系浦兴路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称,体育公园是肯定会建的,而且项目一直在推进中。工作人员说,体育公园的地涉及多家权属单位,街道在一家家和权属单位谈判,持续了很长的时间,“这块区域权属单位很复杂,有的是公司有的是私人,毕竟在上海,要尊重人家权属,要走流程,流程推进很缓慢。”
工作人员说,浦兴路街道办事处成立于1997年,她曾经就碰到过有人来咨询,他父母在街道辖区有地,但过去很长时间了现在找不到,这么长的时间内政府单位和人员发生了变动,像这种帮他找地就很有难度,“这块地就算最后没人来认,但是没有产证,我们也不能直接没收。”
![]()
三角地带现状。图/受访者提供。
十五年逐步完善区域规划:新建项目没有“挤掉”公园
记者查阅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2010年的文件《浦兴社区Y000901编制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这块三角地带被划成了三块,分别是体育用地(青色)、公共绿地(绿色)、市政公用设施用地(蓝色)和生产防护绿地(深绿色)。
![]()
图源/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官网。
而到了2023年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兴社区Y000901编制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01街坊实施深化”规划设计方案的公示》文件中,相较于2010年的规划进一步细化,初步确定了土地用途:青色区域用地5000m2,备注地区体育中心;绿色区域用地19000m2,备注体育公园;蓝色区域用地5002m2,备注环卫用地;深绿色区域用地6480m2,备注防护绿地;经计算,三角地带总面积约35482m2.
7月,文件《浦兴路街道体育中心、体育公园及防护绿地新建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公示的》明确了工程项目,上述的青色区域建设体育中心,用地约5000m2;绿色区域建设体育公园,用地约15581.3m2(面积较此前的规划有所减少,划出了一块未利用地)。
![]()
红色虚线圈起来的区域为项目区域。图源/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官网。
2025年7月,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的《“浦东新区张杨路城市资源回收中心”规划设计方案的公示》以及《“长江口风暴潮监测预警中心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的公示》中,拟新建浦东新区张杨路城市资源回收中心和风暴潮监测预警中心,分别约占地3672m2和1329m2,合计5001m2,与上述2023年2月文件中蓝色区域的面积基本一致。
![]()
图源/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官网。
环评豁免之争:“垃圾站”项目类别“莫衷一是”
薛先生告诉记者,他认为在居民密集区建设垃圾拆解中心可能带来潜在危害。为此,记者联系浦东新区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说,关于这件事领导们已经在商讨一个解决方案了,相关问题他会转达相关科室,由他们回电解答,截至发稿前记者未获回电。此外,记者通过官方渠道获得生态环境局关于此事的一个答复,“张杨路城市资源回收中心的问题,根据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准则》,是2016年修订版的技术规范,本项目满足相邻建筑防护距离大于10米的规范标准,本项目红线距离相邻小区建筑均有70米以上,是满足要求的。关于项目环评,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规定,本项目环评豁免。”
![]()
三角地带航拍。网络截图。
环评其全称叫环境影响评价,是针对企业拟进行的生产建设活动,从环境方面分析其实施的合理性。薛先生认为,环评意味着对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监管,确保项目设计、落地和后续的运营都能按照环评时定义好的要求和标准进行。而现在没有环评的约束,居民们都很担心项目完成后的监管保障。
薛先生曾经获得浦东新区生态环境局的盖章回复,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上海市实施细化规定》第39条,该项目豁免环评。
薛先生还向记者提供了一份在居民间广为流传的《浦东新区张杨路城市资源回收中心项目简介》,是一份PPT,署名是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里面写道,本项目主要是对沙发、床垫、木制家具等进行处理。有居民向记者解释,按照项目介绍,生态管理局认为主要是产生木屑,不在环评分类管理名录第39条85项规定项目范围之内,因此豁免。
![]()
![]()
图源/上海市生态环境据官网。
还有居民称,金桥管委会给予过回复,他们根据的是管理名录48条105项,这里又变成了“生活垃圾(含餐厨废弃物)转运站“,居民向记者提供了一份2024年的政府红头文件,对回收中心的命名是“大件垃圾拆解中心”,每日处理规模为每天65吨,而名录规定是日运转能力150吨以上才需要打报告表,因此豁免。
![]()
图源/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官网。
居民们认为,这个项目更适用于管理名录48条106项。薛先生向记者援引了《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明确废旧家具属大件垃圾;根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处置”含改变物理特性缩小体积等活动,项目拆解破碎符合定义,设计规模达65吨/天,应纳入“生活垃圾集中处置”。而根据《名录》规则,就需要编写环评报告。
![]()
图源/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官网。
政府部门不同的说法,让居民不解。甚至有居民认为,可能现在政府都不能确保这个项目以后的用途。在相关部门的采访中,也没有人对记者明确解释回收中心的用途。
潇湘晨报记者 钱嘉鑫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