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正在未雨绸缪,大量囤积石油,有大事要发生?美媒忍不住紧盯

0
分享至

近期,国际社会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

海关公布了一组引人注目的数字:在今年的前九个月里,中国平均每天进口的石油超过1100万桶,这一规模甚至超越了石油巨头沙特阿拉伯的日产量。

分析师们敏锐地发现,在这庞大的进口量中,每天竟有高达100万至120万桶的石油并未进入炼油厂,而是转入了储备库。

这一系列大规模的“囤油”行动,自然引来了外界的高度关注,尤其是以美国《华尔街日报》为代表的西方媒体,更是忍不住紧盯中国的每一个动作。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一时间,“中国是不是有大事要发生?”的猜测甚嚣尘上。

然而,随着更多信息的披露,特别是英国《经济学人》等深度分析文章的出现,外界的看法似乎正从最初的警惕与疑惑,转向一种夹杂着惊叹的理解。

这次,外媒似乎终于看懂了——这并非是为某场突发冲突做的短期准备,而是一场深思熟虑、关乎国家长远命运的“未雨绸缪”。

为了彻底摆脱被“卡脖子”的风险,中国早已在能源、粮食和关键金属领域,悄然布下了三大坚不可摧的战略储备体系。

能源命脉的“压舱石”

“能源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这句在中国被反复强调的话,绝非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正在被付诸实践的国家意志。

中国的石油储备行动,其规模之大、布局之深远,远超外界想象。

首先,是储备规模的持续扩大。

目前,分析师普遍估算中国的总石油储备量(包括战略储备和商业库存)已高达12亿至13亿桶,这个数字是美国战略石油储备量的三倍之多。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这意味着,即便在最极端的情况下,海上运输线被完全切断,配合国内的战时民用限供措施,如此庞大的储备也足以支撑中国高强度的工业运转长达一年以上。

这无疑为国家经济的稳定运行上了一道厚重的保险。


其次,是储备能力的系统性建设。

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并非临时起意。

自2004年启动相关计划以来,二十年的时间里,一张覆盖沿海与内陆的庞大储备网络已然成型。

从浙江舟山到东北大连,无数巨大的储油罐群拔地而起,其中还包括了更为隐蔽和安全的地下储备基地。

《经济学人》甚至用生动的“蛋糕模具”来形容山东胶州湾那些随着储油量升降而起伏的浮顶储罐,感叹“烘焙师们一直很忙”。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储油“容器”仍在不断扩大。

据瑞斯塔能源分析,到2024年底,中国的总储油能力已突破20亿桶,而目前利用率仅为60%左右,这意味着未来还有巨大的填充空间。

驱动中国加速囤油的,是多重因素的叠加。


一方面,今年国际油价一度跌至近五年低点,为中国以较低成本扩充储备提供了绝佳的“机会窗口”。

另一方面,乌克兰对俄罗斯炼油设施的持续攻击,如同警钟一般,时刻提醒着全球能源供应链的脆弱性。

而对中国而言,一个长期存在的“痛点”——超过80%的石油进口依赖马六甲海峡,更是在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今天,成为了必须解决的战略软肋。

为防范这条“海上生命线”被封锁,提前将“油箱”加满,便成了理所当然的必然选择。

有趣的是,中国的这一系列行动,还在全球市场中扮演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角色。

在欧佩克增产、全球原油供应普遍过剩的背景下,正是中国旺盛的购买需求,像一只无形的手,托住了可能进一步下跌的国际油价。

《华尔街日报》指出,中国的囤油行动意外地成为了全球油价的“稳定器”。

有分析师直言:“如果中国真的停止购买,油价很快就会跌到每桶50美元出头。”这从侧面印证了中国在全球能源市场中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未雨绸缪的组合拳

如果说石油储备是保障工业血液流动的“压舱石”,那么中国的战略远见远不止于此。

外界逐渐发现,中国的储备体系是一套精心设计的“抗风险组合拳”,其触角早已延伸至关乎国计民生的另外两大关键领域:粮食与金属。

首先是粮食储备,这是守住民生底线的基石。

中国人对粮食安全有着源于历史记忆的深刻执念。

这种“痴迷”在今天转化为了极具前瞻性的战略布局。

以大豆为例,这种高度依赖进口的作物,曾是中国在贸易摩擦中的一大软肋。

而如今,《经济学人》披露,中国已囤积了高达3000万吨的大豆,这相当于整整一年的进口量,更是占到了全球大豆年贸易总量的40%。


这批庞大的储备并非简单地堆放在港口,而是被巧妙地分散储藏在全国数百个地下筒仓和偏远山区的改建仓库中。

这一布局的直接成果是,中国在大豆领域的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

在逐步减少对美国大豆依赖、转向巴西和阿根廷等更多元化供应源的同时,庞大的国内储备使得中国能够有效平抑市场波动,确保国内饲料和食用油市场的稳定。

其次是关键金属储备,这是掌握未来高科技产业的“神经线”。

在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和可再生能源等决定未来的产业赛道上,稀土、锂、钴、镍等关键金属的地位堪比过去的石油。

在这一点上,中国的布局同样深远。

据外媒报道,中国的稀土氧化物库存已增至惊人的10万吨,是全球年产量的两倍。

这些宝贵的战略资源,被储存在内蒙古等地的地下设施中,远离易受攻击的沿海港口,以防范任何形式的外部禁运或干预。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策略是“储备”与“控制”双管齐下。

这意味着,即便原矿供应受阻,中国依然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维持高科技产业的生产。

无论是石油、粮食还是关键金属,中国的储备战略都展现出高度的一致性:规模宏大、行动低调、布局深远。

这并非外界猜测的“有大事要发生”,而是一种更为深刻的战略哲学——不打无准备之仗。

面对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国选择用最务实、最沉稳的方式,将发展的主动权和国家的安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一系列看似分散的动作,实则共同构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火墙”。

当外界还在惊叹于其“巨大成功”时,中国早已在“未雨绸缪”的古老智慧指引下,为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参考资料:

“未雨绸缪,中国正迅速充实石油储备”——观察者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华人圈最红女优”被全网“开盒”荡妇羞辱,她却用恶评赚6000万

“华人圈最红女优”被全网“开盒”荡妇羞辱,她却用恶评赚6000万

诗意世界
2025-11-07 10:23:31
对彩票说拜拜?中奖500万的梦已经破碎,大批彩民:该醒醒了!

对彩票说拜拜?中奖500万的梦已经破碎,大批彩民:该醒醒了!

白马惊天剑
2025-11-06 20:52:49
网友神评:“节俭”!两位专家挪用医院几元的一次性垫当私密道具

网友神评:“节俭”!两位专家挪用医院几元的一次性垫当私密道具

金花食杂店秘闻
2025-11-08 06:35:14
首款国产eSIM手机上市,售价 6999 元

首款国产eSIM手机上市,售价 6999 元

财闻
2025-11-07 14:26:33
李显龙预言:印度经济终将超越中国!

李显龙预言:印度经济终将超越中国!

荆楚寰宇文枢
2025-11-07 21:49:01
李湘被coser惹怒了!?

李湘被coser惹怒了!?

八卦疯叔
2025-11-07 10:17:12
社评:是怎样一种情感令福建舰入列消息刷屏

社评:是怎样一种情感令福建舰入列消息刷屏

环球网资讯
2025-11-08 01:22:29
中国福建舰正式服役,美国反应激烈,专家公开承认:美军优势不再

中国福建舰正式服役,美国反应激烈,专家公开承认:美军优势不再

史纪文谭
2025-11-08 00:51:50
16人遇难、39人受伤!四川自贡九鼎大楼重大火灾详情披露

16人遇难、39人受伤!四川自贡九鼎大楼重大火灾详情披露

极目新闻
2025-11-07 15:17:51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老吴教育课堂
2025-11-07 03:44:53
65岁倪萍医美后美炸天!优雅时髦,没有皱纹,年轻的像20岁!

65岁倪萍医美后美炸天!优雅时髦,没有皱纹,年轻的像20岁!

大龄女一晓彤
2025-09-23 19:35:20
环球小姐大赛高管公开辱骂选手不伺候金主?各国佳丽愤怒离场引网友热议:恶臭发言滚!

环球小姐大赛高管公开辱骂选手不伺候金主?各国佳丽愤怒离场引网友热议:恶臭发言滚!

英国报姐
2025-11-06 21:43:33
不出意外的话!苏林会成为第二个黎笋

不出意外的话!苏林会成为第二个黎笋

近史谈
2025-11-02 18:54:35
美媒提3方交易方案,范弗里特去绿军,伊森去太阳,怀特加盟火箭

美媒提3方交易方案,范弗里特去绿军,伊森去太阳,怀特加盟火箭

毒舌NBA
2025-11-08 08:43:23
完全体!Shams:马刺后卫福克斯将于明日对阵鹈鹕比赛中复出

完全体!Shams:马刺后卫福克斯将于明日对阵鹈鹕比赛中复出

懂球帝
2025-11-08 09:43:11
爆大冷!张本智和1-3惨败37岁老将 日乒一哥连续两站止步16强

爆大冷!张本智和1-3惨败37岁老将 日乒一哥连续两站止步16强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11-07 20:25:22
朝鲜副国级高官叛逃脱北,曝光金家秘闻:酒池肉林、80万买轩尼诗

朝鲜副国级高官叛逃脱北,曝光金家秘闻:酒池肉林、80万买轩尼诗

猫眼观史
2024-03-25 14:31:14
大破防!没了贵人撑腰,过气女明星的残酷,在白百何身上展露无遗

大破防!没了贵人撑腰,过气女明星的残酷,在白百何身上展露无遗

妙知
2025-11-07 16:43:49
学医后才明白,降血压最好的习惯,不是多运动、少吃盐,而是这个

学医后才明白,降血压最好的习惯,不是多运动、少吃盐,而是这个

今日养生之道
2025-11-08 02:56:12
82岁妓女离世前捐出60万,离世后无人送葬,邻居打开遗物后傻眼了

82岁妓女离世前捐出60万,离世后无人送葬,邻居打开遗物后傻眼了

温情邮局
2025-10-21 11:39:29
2025-11-08 10:27:00
趣史微视频 incentive-icons
趣史微视频
历史可以很严肃,也可以很好玩
2812文章数 1068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小马、文远回港上市 但自动驾驶还没赢家

头条要闻

就两岸关系 郑丽文、马英九最新表态

头条要闻

就两岸关系 郑丽文、马英九最新表态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王家卫的“看人下菜碟”?

科技要闻

美股“AI八巨头”单周市值损失8000亿美元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本地
数码
房产
旅游
公开课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数码要闻

苹果美国官网闹乌龙,4件装AirTag与单个装同价仅29美元

房产要闻

全国2025唯一“开盘即百亿”在广州诞生

旅游要闻

内蒙古开启5个月冰雪旅游季 159项活动等你来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