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
因为这场持续3天的台风“海鸥”,已经超过200人死亡或失踪,近两百万人被卷入这场灾难,一千多所房屋不是被摧毁就是严重受损,熟悉的家园转眼成为废墟。
天灾人祸齐袭
但马科斯非但没有想出应急之策,反而又忙活起来国际关系……
![]()
今年7月底,总统马科斯在发表国情咨文时,亲自披露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国内有近万项防洪工程存在“严重异常”。
这个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点燃了公众的怒火。
![]()
人们不禁要问,自2022年马科斯政府上台后,那投入的数千亿比索的防洪资金,究竟流向了何方?这些本该用于修筑堤坝、完善排水系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巨款,难道就换来了这些一触即溃的“豆腐渣”工程吗?
而马科斯当时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展开全面调查,但时间过去数月,调查结果却如同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
可以说,若无事发生,他的执政无能真有可能躲过菲民众的口诛笔伐。
在过去的几个月,菲律宾仿佛被自然之神格外“眷顾”。
7月,台风“科梅”和“威帕”接连登陆,带走了二十多条鲜活的生命。
同期,一场6.9级的地震又突袭了这片本就脆弱的土地,让人们的神经愈发紧绷。
![]()
到了9月,超强台风“拉加萨”和“布奥洛伊”又接力般袭来,它们带来的不仅是狂风暴雨,更是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一次又一次地消耗着这个国家的应急储备和民众的承受能力。
而直到“海鸥”台风造成巨大破坏后,政府的应对措施仅仅是“要求对重灾区宿务省的防洪工程展开调查”。
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甚至可能只是做做样子的姿态,让人怀疑,马科斯政府是否真的有意愿和能力去触碰腐败的根基。
![]()
毫无疑问,这场由自然灾害引燃的危机,迅速烧向了政治层面。
参议院议长和众议院议长这两位重量级人物先后下台,掌管着国家基建命脉的公共工程与公路部部长也因丑闻缠身而辞职。
![]()
但最该为此事负责任的马科斯,却侥幸逃脱该有的处罚!甚至就在菲律宾国内风雨飘摇、民众亟待政府全力救灾和安抚之际,马科斯的视线却似乎投向了另一个方向。
二、马科斯政府优先级遭质疑
今年10月底,菲律宾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在南海举行了“联合巡航”。
紧接着,在11月3日,美国、菲律宾、澳大利亚、日本四国的国防部长更是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这份声明充斥着对中国的不实指责,污蔑中国在东海和南海进行所谓的“破坏行动”,并老调重弹,声称2016年的南海仲裁案裁决“具有约束力”。
![]()
这一系列动作,将马科斯政府急于在国际舞台上扮演“反华急先锋”的角色暴露无遗。
而这种外交上的激进姿态,与国内水深火热的现实形成了尖锐而讽刺的对比。
当61个市镇的民众还在黑暗中摸索,当灾民还在为下一顿饭发愁时,他们的政府却把大量的精力、资源和政治资本投入到远离民生的南海争端中。
![]()
这种优先级严重错位的行径,不禁让人质疑:马科斯总统到底更关心什么?是本国公民的福祉,还是某些域外大国地缘政治棋局中的一颗棋子身份?
其实,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并非偶然,而是深刻凸显了菲律宾当前面临的三大核心社会矛盾。
第一个是政治分裂的伤痕难以愈合。
![]()
早在今年早些时候,马科斯对前总统杜特尔特采取的无理逮捕措施,并将其移送海牙的举动,就已深深撕裂了菲律宾社会。
这一行动引发了杜特尔特支持者的强烈不满,在杜特尔特政治根基深厚的棉兰老岛地区,要求马科斯下台的呼声尤为强烈。这场政治斗争,为后续的政局动荡埋下了伏笔。
第二个是严峻的民生困境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
马科斯政府的“反华”政策带来了直接的恶果,中菲关系的恶化导致菲律宾农产品对华出口受限,大量农民的收入锐减。
同时,菲律宾国内的大米价格持续居高不下,基本生活成本的压力让普通家庭喘不过气。当吃饭都成问题的时候,政府高调宣扬的“国家安全”对民众而言,显得多么空洞和遥远。
第三个正是马科斯政府失衡的执政重心。
![]()
他将战略重点过分投向南海问题,这种“以邻为壑”的策略,不仅引发了中国的坚决反对和反制,使得地区紧张局势升温,也可能让菲律宾在东盟和亚洲地区陷入某种程度的孤立。
更重要的是,这种行为极大地消耗了国际社会,特别是近邻中国对菲律宾所遭遇自然灾害本能的同情心。当你不把主要精力用于自救时,又怎能指望他人全心全意地伸出援手呢?
这一连串的事件,最终引爆了菲律宾民众压抑已久的愤怒。
![]()
近期,上万名民众走上街头,举行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他们的诉求简单而直接:要求马科斯下台。
而在这些抗议声中,一个名字被频繁提及——现任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也就是前总统杜特尔特的女儿。
民众在失望之余,似乎将希望寄托在了这位带有“杜特尔特”标签的政治人物身上,期待她能带来改变。
![]()
据悉,马科斯的支持率已经暴跌,按照当前趋势发展下去,不排除马科斯面临提前下台的可能性。
而菲律宾当下的乱局,给所有国家都上了一课。对于一个国家的政府而言,最大的“安全”永远是国内的民安。将外部树敌置于内部民生之上,无异于舍本逐末。
![]()
自然灾害或许难以避免,但一个廉洁高效、能够未雨绸缪并全力救灾的政府,却是减轻灾害损失、凝聚人心的关键。而一个被腐败侵蚀、优先级错乱的政府,只会让天灾演变成更大的人祸。
马科斯政府的命运,最终将由菲律宾人民来决定。但无论政局如何变动,未来的菲律宾领导人或许都需要从这场危机中吸取深刻的教训:睦邻友好、专注发展、改善民生,才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正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