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1月7日,由电子科技大学、康巴卫视与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喜马拉雅电视台联合主办的“第三届环喜马拉雅地区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在尼泊尔加德满都开幕。
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校长Deepak Aryal,电子科技大学校长胡俊,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丁煌,四川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李远杰,尼泊尔喜马拉雅电视台董事Dharma Raj Bhusal等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
本届论坛主题为“周边数字传播与区域公共治理”,旨在汇聚区域智慧,共同探讨数字时代下环喜马拉雅地区的传播、治理与发展挑战。
前沿洞察:AI治理与妇女赋权成为焦点
论坛主旨演讲环节紧密围绕数字时代的核心议题。清华大学陈昌凤教授在《人与算法:从GEO到日常的“算法想象”》中,深刻阐述了人工智能如何重塑社会认知与信息环境。印度新德里尼赫鲁大学的Manukonda Rabindranath教授则分享了关于AI事实核查工具在应对信息失真方面的前沿研究。不丹的DawaPenjor先生在其关于“Gelephu正念城”的发言中,围绕不丹独特的精神和哲学,阐述了未来之城的建设理念。
引人注目的是,论坛深度呼应了2025年10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的全球妇女峰会的倡议精神。多位学者从传播与发展的视角探讨了妇女赋权议题。来自康巴卫视的知名主持人启米翁姆作为与会代表,在交流中强调了媒体在展现高原女性力量、促进文化理解中的独特作用。印度的Deepika Pant教授通过帕哈里妇女的视角,折射出整个喜马拉雅地区在社会与环境剧变时代所面临的挑战与希望。
区域共鸣:多国学者共绘合作蓝图
论坛凸显了强烈的区域合作共识。孟加拉国达卡大学的Taibur Rahman教授以孟加拉国、不丹、中国和尼泊尔为例,剖析了区域合作与发展的优势与路径。日本的Hiroyuki Torii先生通过其丰富的新闻摄影实践,分享了影像在跨越喜马拉雅地理与文化边界中的力量。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的Kundan Aryal教授则聚焦于尼中民心相通中的跨文化传播实践。来自巴基斯坦的Abida Ashraf教授则聚焦地区的媒体产业与媒体合作议题,倡导要加强合作共赢。来自印度的研究员普拉尚特·库马尔·辛格以冷战时期喜马拉雅地区的宣传对抗为历史镜鉴,为当前地区超越零和博弈、探索合作共赢的新路径提供启示。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丁煌教授指出:“2025年正值中尼建交70周年、中印建交75周年。在此历史性时刻,我们希望通过‘数字桥梁’,深化区域学术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减贫等共同挑战。”
特里布文大学校长Khadga K.C.教授在开幕致辞中强调了在变化的地缘政治格局中加强全球传播的逻辑必要性。喜马拉雅电视台和康巴卫视作为媒体主办方,承诺将充分发挥其传播网络优势,将论坛成果转化为促进区域理解与合作的公共知识。
为促成论坛共识的形成,泛喜马拉雅地区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韩洪教授在提出了“七点倡议”,旨在凝聚各方智慧,推动环喜马拉雅地区在传播与社会发展领域的合作,并期望能成为本届论坛的重要共识性成果。
论坛期间,与会者还将通过分论坛继续深入研讨数字叙事、媒体产业合作等议题,深入考察尼泊尔媒体行业发展,为构建环喜马拉雅命运共同体贡献学术智慧。此外,“神秘蜀韵·人文中国”主题书展,“环喜马拉雅风情摄影展”作为论坛的配套活动,同步启动。
原标题:《第三届环喜马拉雅地区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开幕》
栏目主编:刘畅 文字编辑:刘畅
来源:作者:文汇报驻加德满都记者 王新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