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愿一辈子租房,也不愿意买房,现在的房价,把年轻人都逼成什么样了。好在“十五”规划横空出世,彻底改写未来五年的买房逻辑,房价再也不会是“买不起”的样子。
先看三组触目惊心的现实:2023年中国出生人口仅902万,死亡人数却达1100万,建国以来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深圳房价收入比巅峰时达到45,意味着一个普通家庭不吃不喝45年才能买房,远超国际公认的16年合理区间;2021年到202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从18万亿跌到了11万亿,跌幅39%。
三四线城市售楼处门可罗雀,中介挂出的二手房几个月纹丝不动。这不是偶然的市场波动,而是房地产黄金时代落下的帷幕。如果任由它发展,很可能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
当年东京房价泡沫破裂后,一路狂跌,再加上底部震荡,足足熬了22年,累计跌了70%,直到2013年才反弹。更坑的是,日本的反弹只靠少数一线城市的黄金地段次新房,那些泡沫期买的老破小,现在价格连同地段新房的一半都不到,当年高位接盘的人到现在还是血亏。
信号已经很明确了,国家已经有两个动作敲响警钟。首先是调整房地产地位,过去五年规划里,房地产始终和GDP、投资、消费平起平坐,是拉动经济的头号选手。但是这次“十五”规划,直接把房地产划到“保障和改善民生”板块,和养老、看病、孩子上学排在一起。这背后,是国家明明白白的信号:靠买房暴富的时代一去不返,房子以后的核心属性就是给老百姓住。
更关键的是规定现房销售,开发商必须盖好房子、验收合格才能卖,购房款还得进监管账户。想在以前那样拿块地、挖个坑就卖期房,用购房者的钱空手套白狼的手段,之后再也行不通了。
毫不夸张地说,房地产的底层逻辑已经崩塌。之前,房子本身是创造债务的工具,过去30年,我们靠透支未来劳动力、提前支取创造财富的能力,实现了经济的快速狂奔。现在,居民债务杠杆率已经达到了62.4%,年轻人连结婚生子都要反复掂量,举债能力被彻底掏空。
所以说,让房子回归居住属性,而不是投资或者投机的工具,这一点很重要。房地产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再也不可能回到过去的增长轨道。国家用一系列政策托底,让房价软着陆,是给所有人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让生活不再被房子绑架。
说白了,房子以后就是消费品,跟买车、买家电一样。想要自住的,看准了该买就买,别被焦虑绑架;想炒房的,趁早放弃幻想,“房住不炒”不是空话。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