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霜降过后,山东莱芜的一个小镇上一片繁忙,各种农作物都到了收获的时候。
63岁的李奉胜穿着胶鞋,领着记者往合作社的田里走,沿途的地里种满了各式各样的植物,看着不像普通庄稼。
![]()
“这是金银花,那是黄芪,还有这个,是我这辈子最得意的宝贝”李奉胜指着一丛开着白色小花的植物,眼里满是骄傲。
这东西看着不起眼,却是李奉胜花了几十年心血,从泰山深处寻来、又费心驯化的“仙草”,靠着它,不仅让这个山区小镇的中药材出了名,还带动了一大群乡亲发家致富。
![]()
李奉胜是个退伍军人,上世纪90年代,他的家乡地处山区,日子过得相对落后,年轻的他心里憋着一股劲,想找个门路创业,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
家乡有种植紫花丹参的传统,已经有50年历史了,可这紫花丹参在市场上不算稀罕,卖不上好价钱,想靠它发家难度不小。
![]()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奉胜认识了一位中医药专家,聊天时他得知,在泰山的山系里,藏着一种丹参的珍稀变种。
它的药用价值可比普通紫花的高不少,就连神农本草经都把它收录为上品药材。
可这丹参特别少见,平时在山里找一年能遇到三棵都算运气好,根本没人能规模化种植。
![]()
要是能找到这东西,再种成规模,乡亲们还愁富不起来吗,李奉胜当场就下定决心,要把这“仙草”找出来,让它能在田里长出来。
«——【·寻寻觅觅·】——»
从那以后,李奉胜就成了泰山山系里的“寻草人”,莱芜、章丘、泰安……只要是泰山延伸的山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
他和几个同伴一起,背着干粮、拿着工具,翻山越岭,钻草丛、爬陡坡,每天都在山里转十几个小时。
山里的路难走得很,夏天满是蚊虫叮咬,冬天冷的能冻透骨头,有时还会撞见野兽,高强度劳动逼得不少同伴心生退意,渐渐都离开了。
![]()
可李奉胜没放弃,部队里的历练让他养成了坚韧的性子,他认为,既然定了目标,就不能半途而废。
努力和坚持没有白费,在好几年后,李奉胜终于在深山里找到了那几十抹白色的身影。
它们开着白色的小花,和常见的紫花丹参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就是他苦苦寻找的“仙草”——白花丹参。
![]()
看着这几十株来之不易的小苗,李奉胜激动得睡不着觉,他把这些野生白花丹参挖出来,带回了家乡的小镇,这几十株也成了后来规模化种植的“祖宗苗”。
后来镇子里头建了个研发中心,专门研究这些野生的白花丹参,把它们驯养成田里能种的品种。
一开始他们试了扦插等好几种育苗方法,都不太成功,最后才决定用种子育苗。
![]()
刚开始的试验田只有二分地,他们把收集到的种子小心翼翼地种下去,每天精心照料,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
功夫不负有心人,没过多久,这二分地就长满了嫩绿的小苗,看着生机勃勃。
![]()
李奉胜带着技术人员,打从搜集物种、驯化野生丹参,再到选育良种、搞高产栽培,一点点摸索着来,硬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2002年,白花丹参的研究项目得到了国内知名专家教授的肯定。他们说这项目不光护住了稀有物种,又给新药研发打下了底子,在全国范围内也是走在最前头的。
![]()
过了几年,李奉胜靠土地流转建起了专属的生产基地,还免费给农民教种植技术。
在他牵头下,一个专做药材种植的合作社成立了,他们跟农户签了合同,实现利益共享。
合作社还特意承诺,优良品种、管理技术、防病治病还有产品收购这些事都统一负责,让农户省了好多心。
![]()
李奉胜始终认为,不能让合作社一头热,得让农户也能赚到钱,这样大家才愿意跟着干,从成立合作社那天起,他带动乡亲致富的初衷,才慢慢变成了现实。
如今,63岁的李奉胜依然每天在基地里忙碌,浇水、施肥、查看长势,一点都没有“退休”的打算。
![]()
他说,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给年轻人打好基础,让他们看到农业也有科技含量,有就业前景,能赚到钱,把白花丹参的事业一直做下去。
«——【·白花丹参·】——»
说到这里,大家对“仙草”白花丹参是不是也很感兴趣呢。
![]()
白花丹参是山东泰山山系特有的品种,属于丹参的珍稀变种,野生的特别稀少,喜欢生长在海拔较高、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山地或丘陵上。
顾名思义,它的花是纯白色的,植株不算高大,一般能长到30到80厘米,秆子是四棱形的,上面有绒毛,叶子是羽状复叶,边缘还有锯齿。
![]()
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要种植两年才能收获,第一年主要是长根茎和叶片,第二年才会开花结果。
它的根茎是药用的主要部分,表面是棕红色或暗棕色,质地比较坚实,断面是黄白色或朱红色的。
![]()
白花丹参的药用价值远高于紫花丹参,它含有的丹参酮这类物质,含量高出不少,不管是哪方面的功效,都比紫花丹参更明显。
它曾是《神农本草经》里记载的上品药材,现在也常被用来开发各种中成药和保健品。
![]()
因此它的经济价值也很高,因为稀缺且功效好,市场价格比紫花丹参高不少,规模化种植后,能给农户带来可观的收入。
也正因为如此,李奉胜才会花费几年时间翻山越岭寻找,又用二十多年时间驯化种植,把它当成带动乡亲致富的“仙草”。
![]()
李奉胜作为一名退伍军人,退伍不褪色,凭着一股韧劲和担当,翻遍泰山寻找珍稀药材。
又花二十多年时间完成野生驯化和规模化种植,不仅保护了白花丹参这个稀有物种,还带动了一方乡亲致富。
他用实际行动证明,农业也能有大作为,平凡的土地上也能长出“宝贝”。
这种坚韧不拔、一心为民的精神,值得每个人点赞,也为乡村振兴写下了温暖又有力的一笔。
参考:
舜网发布《融媒·画像丨一位农民与“一株白花”的循证之旅——驯“仙草”》2025-11-06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