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陈静
“社保关系转移最快当天就能办结,再也不用漫长等待了!”这一颠覆性的体验,正是川渝两地社保跨区域协同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便利。11月7日,四川省“决胜‘十四五’ 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李静详细介绍了川渝两地人社部门在社保经办服务跨区域协同方面的创新举措,勾勒出一个日益便捷的“社保生活圈”。
![]()
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李静(图据四川发布)
资金结算创新,转移办理从“月”到“天”
曾经,跨省市转移社保关系需要长达45个工作日的等待,是不少流动人员的心头难题。如今,这一痛点已在川渝之间被彻底打通。
“我们以养老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为切入点,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资金定期结算制度。”李静在发布会上介绍。这项创新的核心在于“业务先办结,资金后划转”,将行政流程与资金流转分离,极大地提升了效率。
此举效果立竿见影。办理时限从“十三五”时期的45个工作日大幅缩短至5个工作日,最快甚至可实现当天办结。据悉,这项便民政策已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拓展至机关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累计惠及参保群众8万余人。
服务标准统一,60万件业务“无差别受理”
除了关系转移,日常的高频社保业务如何实现“同城待遇”?答案在于“川渝通办”的深度实践。
李静表示,两地已将个人参保证明查询打印、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等24项高频事项纳入“川渝通办”范围,并在“天府通办”等线上平台开设专区,在线下设立通办专窗,实行“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截至目前,累计办件量已超过60万件。
同时,社保卡的应用场景也得到了极大拓展。“我们努力推动社保卡成为居民服务的‘便民卡’‘贴心卡’。”李静说。如今,一张小小的社保卡,不仅实现了10项经办服务“川渝通办”,更在图书借阅、交通出行、就医结算领域实现了“一卡通阅”“一卡通乘”“一卡通刷”,深深融入了两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社银合作扩容,养老金认证可“就近认”
针对老年人等群体,川渝两地还创新推出了“社银合作”模式,将社保服务网络延伸到群众身边。
“我们推行待遇领取资格‘就近认’服务,两地群众可在任何一家合作银行网点进行认证。”李静介绍。自2024年以来,人社部门与工商银行深度协作,在川渝两地1028个银行网点提供了参保登记、查询打印等20项社保业务办理服务。
这一举措极大方便了异地居住的退休人员,截至目前,待遇领取资格互认已达40余万人次,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通过一系列组合拳,川渝两地的社保公共服务正加速共建共享,一个高效、便捷、温暖的跨区域“社保生活圈”已然形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民生保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