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江城市景观 图片来源:成都市温江区提供
从实验室技术突破到生产线批量投产,科技成果转化路上的“死亡之谷”始终是种子期、初创期科技企业的发展难题。近日,成都市温江区首批财政科技资金“先投后股”改革试点项目正式启动,1050万元专项资金精准注入健诺维(成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天府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作为全省率先探索该模式的区域,这笔“及时雨”般的资金正助力企业跨越科技成果转化“死亡谷”,为区域“3+6”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强劲创新动能。
创新机制破难题 财政资金活循环
2024年,温江区在全省率先印发改革试点方案,启动财政科技资金“先投后股”改革试点探索,通过“先期政策支持+后期股权转化”相结合方式,着力破解科技成果“无钱转化”、市场资金“不敢投早投小”的痛点,构建财政资金“投入-退出-再投入”良性循环。
其核心机制为“先投支持转化,后股实现循环”:在“先投”阶段以政策资金注入企业,助力科技成果落地;“后股”阶段待企业市场化融资或营收达标后,资金可退出或转化为股权,实现财政资金有效引导和循环利用。
为确保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能,温江区专门设立了5000万元的“先投后股”专项资金池,建立了“项目申报-资格审查-专家评审-集体决策”的全流程标准化评选机制,逐级遴选优质项目,精准支持成果转化、科技人才团队等优质项目孵化。
精挑细选定项目 精准赋能强产业
2025年首批项目征集收到35个申报项目,经过技术创新性、产品优势、市场竞争力、资金投入等多维度评估,2个种子期、5个初创期项目脱颖而出,覆盖医药健康、通信信息等五大主导产业,与区域发展高度契合。
![]()
健诺维(成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图片来源:温江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在首批获得支持的企业中,健诺维生物作为一家专注于再生医用材料的创新医疗器械企业,5年前因温江良好的产业基础与营商环境在此安家。今年10月10日,其研发的免缝生物羊膜成功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审批绿色通道,成为四川第5个获批的“国家创新医疗器械”三类医疗器械产品。与此同时,新工厂建设的湿态羊膜生产线已完成调试待投产。四川天府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液流储能技术储能时长时长可达8至10小时,远超传统锂电池,已完成中试进入示范推广阶段,能有效解决新能源发电波动性难题,契合“双碳”目标下的产业需求。
资金纾困添底气 科创提速启新程
“200多万元资金就是一场‘及时雨’,让我们推进临床研究、完善生产线的底气更足了!”健诺维总经理徐昊坦言,企业正处于临床数据补充和产能爬坡关键期,资金将有效缓解投入压力。
“商业化初期资金压力大,但市场前景广阔。这笔资金能帮助我们快速降低成本,推动技术在大型储能电站落地。”四川天府储能市场部总监毛自立表示。
![]()
四川天府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核心产品 图片来源:企业提供
随着首批项目落地,温江区科技金融“输血+造血”支持体系日趋完善。温江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做好首批项目监管服务的基础上,加快后续项目申报推进,推动更多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让“先投后股”成为吸引科创企业的“金字招牌”。同时,围绕温江现代化产业体系,梳理构建形成科创投资基金库,分阶段分产业链定向跟踪“先投后股”支持项目,形成“先投后股”+科创基金+“科创贷”全流程协同支持机制,为区域“3+6”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科技型企业成长壮大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
文/赵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