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当公历 11 月 7 日的晨光洒向神州大地,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 “立冬” 如期而至。这一天,并非万物沉寂的开始,而是中华大地迎来 “金” 满田园的丰收节点。从白山黑水到南海之滨,从黄土高原到江南水乡,辣椒的火红、苹果的嫣红、大葱的翠绿、玉米的金黄、柿子的橙艳、大白菜的莹白,交织成一幅浓墨重彩的丰收画卷。
![]()
田间地头,农机轰鸣与农人笑语相融,抢收、晾晒、分拣、装运的忙碌身影,勾勒出冬日里最具生命力的图景。立冬启冬藏,丰收暖人心,这不仅是大自然对耕耘的馈赠,更是中国农民用汗水浇灌出的幸福答卷,是现代农业发展结出的累累硕果。
![]()
立冬时节的中国北方,虽已透着几分寒意,但田野间的丰收热度丝毫不减。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山东的田园里正上演着 “颗粒归仓” 的紧迫与喜悦。济南地区此前遭遇持续降雨,给玉米秋收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部分地块出现积水、玉米倒伏等情况,秋收进度一度滞后。但农时不等人,立冬到来之际,当地种粮大户们迅速行动,调配多台履带式收获机奔赴田间。这种履带式农机的优势在泥泞地块中尽显,即便土壤湿润也能灵活穿梭,避免了轮式农机陷车的困扰,大大提高了收割效率。
![]()
为了加快进度,商河县、济阳区等地还自发组建了临时抢收小队和助农突击队,党员干部带头深入田间,返乡大学生们也利用课余时间加入采收队伍,年轻的身影与经验丰富的老农并肩作战,成为田埂上一道亮眼的风景线。“今年虽然受了雨灾,但有这么多人帮忙,还有这么好用的农机,5000 多亩玉米肯定能全部收完!” 济南商河县的种粮大户王大叔擦着额头的汗珠,脸上却满是欣慰。他脚下的田地里,金黄的玉米穗被收割机摘下、脱粒,源源不断地装入运输车,朝着晾晒场驶去。
![]()
与此同时,山东章丘的大葱田里,又是另一番丰收景象。章丘大葱以 “高、粗、脆、甜” 闻名全国,立冬正是其集中收获的时节。此时的大葱,经过秋冬季节的历练,葱白粗壮、口感清甜,营养价值也达到顶峰。葱农们穿着防水裤,弯腰弓背,手持特制的铁铲,小心翼翼地将大葱从土壤中挖出。
![]()
带着泥土芬芳的大葱被整齐地码放在田埂上,随后进行去叶、清洗、分级、捆绑等工序。“现在订单都排到半个月后了,全国各地的客户都等着咱们的章丘大葱过冬呢!” 葱农李大姐一边麻利地捆绑大葱,一边介绍道。为了保证大葱的新鲜度,采收后的大葱会迅速装入保鲜箱,通过冷链物流发往各地市场,成为冬季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调味佳品。在章丘区的大葱交易市场,车辆川流不息,批发商们忙着验货、称重、装车,空气中弥漫着大葱的清香,一派产销两旺的红火景象。
![]()
山西垣曲县的立冬,则带着几分 “冬藏” 的从容与厚重。这里的农户们早在立冬前夕,就已经开启了忙碌的丰收模式。田间,成熟的玉米被收割下来,捆成捆晾晒在田间地头,金黄的玉米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庭院里,农户们正忙着加工柿饼,一串串金黄的柿子被去皮、悬挂晾晒,渐渐染上诱人的琥珀色。垣曲县的柿饼制作有着悠久的历史,农户们沿用传统工艺,经过清洗、去皮、晾晒、揉捏、上霜等多道工序,才能制成口感软糯、甜而不腻的柿饼。
![]()
“立冬后天气转凉,正是做柿饼的好时候,通风干燥,做出来的柿饼霜厚味甜,能存到过年呢!” 正在晾晒柿子的张大爷告诉笔者,今年柿子收成好,他准备多做一些柿饼,一部分留给家人食用,一部分拿到市场上售卖,增加家庭收入。除了玉米和柿子,垣曲县的苹果也在立冬前后迎来收获末期,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果农们忙着采摘、分拣、装箱,将这份甜蜜销往全国各地。
![]()
与北方的寒意不同,立冬时节的南方,依旧暖意融融,农事活动更是热火朝天。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农业产区,此时正沉浸在晚稻收割的繁忙之中。柳州市柳城县的 15.7 万亩晚稻进入集中收割期,田间地头,一台台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割稻、脱粒、秸秆粉碎一体化作业,效率极高。
![]()
“以前人工收割一亩稻子要大半天,现在收割机一小时就能收好几亩,又快又干净!” 柳城县太平镇的稻农韦大哥站在田边,看着饱满的稻谷源源不断地被吸入收割机,脸上乐开了花。今年柳城县的晚稻长势喜人,得益于适宜的气候和科学的种植管理,亩产预计可达 500 公斤以上。收割后的稻谷被及时运往晾晒场,农户们趁着晴好天气翻晒稻谷,确保粮食干燥储存,防止霉变。
![]()
桂平市南木镇的 5.3 万亩稻田里,同样是一派丰收的繁忙景象。这里的稻田多分布在浔江沿岸,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种植的优质晚稻颗粒饱满、米质优良。联合收割机在金色的稻浪中驰骋,留下一排排整齐的稻茬,秸秆被粉碎后还田,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能增加土壤肥力。当地政府还组织了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指导农户科学收割、晾晒和储存,帮助农户解决实际问题。“今年的晚稻收成比去年还好,政府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优质稻种,还派来了技术专家,真是太贴心了!” 正在晾晒稻谷的农户陈阿姨说道。
![]()
除了晚稻,广西的生姜、马蹄、葡萄等作物也在立冬前后迎来收获旺季。百色田林县的姜农们趁着晴好天气,带着工具来到生姜种植基地,小心翼翼地采挖生姜。田林县的生姜种植采用生态种植模式,不使用化肥农药,生姜品质优良、辣味浓郁,深受市场青睐。采挖后的生姜被分拣、清洗、装箱,通过电商平台和冷链物流,发往全国各地的超市和农贸市场。
![]()
贺州市八步区的马蹄种植基地里,工人们穿着水鞋,在泥泞的田里忙碌着,将埋在土壤中的马蹄一个个挖出。八步区的马蹄个大、皮薄、肉嫩、味甜,是当地的特色农产品,立冬前后采收的马蹄口感最佳,不仅可以鲜食,还能加工成马蹄糕、马蹄爽等食品,附加值极高。此外,广西兴安县的温克葡萄也恰逢采摘黄金期,一串串紫黑色的葡萄挂满藤蔓,果肉饱满、甜度十足。兴安的温克葡萄采用设施栽培技术,避开了葡萄集中上市的旺季,在立冬时节成熟上市,填补了市场空白,价格也十分可观。
![]()
江西上饶,作为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之一,立冬前后正推进中稻收获的收尾工作。今年夏季,上饶遭遇了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给中稻生长带来了严峻挑战。为了保障粮食产量,当地农业部门及时采取了科学灌溉、喷施抗旱剂、增施有机肥等一系列应对措施,指导农户加强田间管理。同时,选用耐高温、抗逆性强的中稻品种,有效减轻了高温干旱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虽然夏天天旱,但有政府的帮助和科学的种植技术,我们的中稻不仅没减产,还实现了增产!” 上饶市余干县的稻农吴大哥说道。据统计,上饶市 270 万亩中稻收割进度已达八成,预计亩产可达 480 公斤左右,总产量有望突破 129 万吨,实现了 “旱涝保收” 的目标。收割后的中稻被运往粮食收购点,经过检验、称重后,入库储存,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
东北和西北地区,立冬时节虽已寒意渐浓,但秋收收尾和冬播备战工作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黑龙江黑河市,作为我国大豆主产区之一,2000 万亩大豆在立冬前已收获超九成。今年,黑河市遭遇了倒春寒天气,大豆播种时间推迟了近半个月,但当地农户选用了抗逆性强、成熟期适中的大豆良种,并采用了测土配方施肥、精准播种、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科学种植技术,有效克服了不利气候条件的影响。
![]()
“虽然播种晚了,但大豆长势很好,籽粒饱满,亩产比去年还高了 20 多斤!” 黑河市嫩江市的种粮大户刘大哥高兴地说。得益于干燥的天气,大豆收割后晾晒及时,粮食质量优良,深受收购商青睐。目前,黑河市的大豆正陆续被运往全国各地的加工厂,加工成豆油、豆粕等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
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立冬时节已透着几分严寒,但田间地头却呈现出一派繁忙的冬播景象。当地正抢抓土壤墒情适宜的时机,推进十万亩冬小麦播种工作。冬小麦是额敏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做好冬播工作对于来年小麦丰收至关重要。为了提高播种质量,当地农户选用了优质冬小麦品种,并采用了精量播种技术。播种机在田间穿梭,一次性完成精量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道工序,不仅提高了播种效率,还保证了播种深度均匀、出苗整齐。
![]()
同时,额敏县农业农村局组织了农业技术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选品种、控密度、防病虫害,为冬小麦生长保驾护航。“有技术专家的指导,我们播种更有信心了,相信来年一定是个丰收年!” 正在播种的农户马大叔说道。据了解,额敏县的冬小麦播种工作将在立冬后一周内全部完成,为来年小麦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
除了粮食作物,立冬时节的果蔬市场也同样热闹非凡。北方的大白菜、大葱、萝卜等耐寒蔬菜进入收获旺季,成为冬季蔬菜供应的主力军。山东胶州的大白菜,以 “帮薄、叶嫩、味甜” 著称,立冬前后正是其收获的最佳时期。
![]()
菜农们忙着将成熟的大白菜从地里收割下来,经过晾晒、修整后,打包运往市场。“胶州大白菜不仅在国内受欢迎,还出口到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每年立冬后都是销售旺季,订单源源不断。” 胶州市大白菜种植合作社的负责人介绍道。河北的大葱、天津的青萝卜、北京的心里美萝卜等,也在立冬前后集中上市,丰富了冬季蔬菜市场的供应。
![]()
南方的水果市场,立冬时节依旧精彩纷呈。浙江的柿子、福建的蜜柚、广东的柑橘等水果陆续成熟上市,为消费者带来了冬日里的甜蜜滋味。浙江杭州的塘栖柿子,以 “个大、色艳、味甜” 闻名,立冬前后正是采摘品尝的最佳时机。一串串金黄的柿子挂满枝头,像一个个小灯笼,十分诱人。
![]()
果农们小心翼翼地将柿子采摘下来,一部分鲜食销售,一部分加工成柿子饼、柿子酱等产品。“塘栖柿子不仅好吃,还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冬季养生的佳品,每年这个时候都有很多游客来采摘游玩。” 塘栖镇的果农周大姐说道。福建平和的蜜柚,立冬前后也进入了收获末期,一个个硕大的蜜柚挂满枝头,果肉饱满、清甜多汁。平和蜜柚不仅在国内市场畅销,还出口到东南亚、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
![]()
立冬时节的丰收,不仅是物质的富足,更是精神的慰藉。从春耕到夏耘,从秋收至冬藏,中国农民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每一寸土地,用智慧和坚守书写着丰收的篇章。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让农业生产更加高效、精准;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为农民丰收保驾护航;电商平台和冷链物流的发展,让优质农产品能够走出乡村,走向全国乃至世界。这一场立冬后的丰收,不仅展现了中国农业的强大实力,更彰显了中国农民勤劳质朴、不畏艰难的精神品质。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立冬启冬藏,丰收暖人心。当我们在餐桌上品尝着香甜的米饭、鲜美的蔬菜、甘甜的水果时,不应忘记这背后是农民们日复一日的耕耘与坚守。这场跨越南北的丰收图景,是大自然的馈赠,是劳动者的勋章,更是中国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
在这个寒意渐浓的立冬时节,丰收的喜悦温暖着每个人的心田,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愿每一份耕耘都有收获,愿每一份坚守都有回报,愿中国的田园永远 “金” 潮涌动,愿亿万农民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