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芯片这东西,现在谁都离不开,从手机到汽车,再到数据中心,全靠它撑着场子。全球芯片链条本来就集中,几家巨头把技术捏得死死的,尤其是光刻机这块,荷兰的阿斯麦几乎垄断了高端货。过去几年,这场光刻机大战闹得沸沸扬扬,阿斯麦突然对华出口卡脖子,台积电到处建厂挪窝,中国这边则硬着头皮搞自研。
先说阿斯麦这公司,它的光刻机技术牛得不行,尤其是极紫外线那套,能做7纳米以下的芯片,全球没几家能比。早年间,中国企业跟它合作愉快,订单飞起,中芯国际啥的靠着买设备快速上马生产线。结果从2019年起,美国开始施压,荷兰政府跟风,先禁了极紫外线机器出口,那些高端货直接断供。
![]()
中国厂商只能退一步,用深紫外线设备顶着,但先进工艺卡住了脖子。到了2022年,美国芯片法案一锤定音,阿斯麦不得不加软件锁,远程管着中国客户的机器,不让超范围用。荷兰那边也更新出口许可,深紫外线高端款开始受限,出货越来越难。
2024年,这事儿升级,阿斯麦对华销售占比从高峰近一半掉到20%左右。公司财报直言,2025年会更惨,预计中国订单大跌。10月15日,阿斯麦首席财务官在电话会上说,下降不是因为中国客户囤货,而是禁令实打实咬人。
阿斯麦也没办法,美国压力太大,它市值上千亿欧元,总不能为了一个市场赌命。结果呢,中国企业被迫加速本土化,这“叛变”表面是阿斯麦的锅,实际是地缘政治在作祟,整个链条跟着晃荡。
![]()
再看台积电,这家台湾代工厂全球老大,先进制程占了大头。它最近几年大动作不断,往美国和日本砸钱建厂,背后逻辑清楚得很,就是分散风险,顺着美国“友岸外包”的调子走。亚利桑那项目从2020年起步,2024年3月追加投资到650亿刀,计划三座晶圆厂加两座封装厂。
2025年3月,总额飙到1650亿,首席执行官魏哲家亲自盯现场,招聘工程师堆满场子,第一厂2025年投产2纳米工艺。第二厂2026年跟上,第三厂再晚点。劳动力贵是问题,但美国补贴丰厚,战略地位高,台积电咬牙顶着。
日本熊本那边也热闹,第一厂2024年底量产,投了86亿刀,专攻汽车和消费芯片,政府补贴一大笔。第二厂本来2025年开工,现在推到2027年,甚至2029年才投产。原因?劳动力缺口大,供应链协调难,台积电把重心偏向美国。2025年8月,它在熊本开董事会,显示信心,但延期暴露实际难题。
整体看,台积电2025年资本支出380亿到420亿刀,建八九座厂,野心不小。可南京厂就凉了,2025年9月,美国商务部撤了“验证最终用户”许可,从12月31日起,16纳米和28纳米设备进口得走正常管制,产能爬坡慢下来。以前豁免部分禁令,现在铁板钉钉,南京订单降级到中低端。
台积电这挪窝游戏玩得精,但也累。美日补贴是饵,压力是鞭,中国市场大但风险高,它得全球平衡。结果产能散了,成本涨了,亚利桑那劳动力贵,日本靠政府兜底,这笔账长远算不清楚。
![]()
中国这边呢,芯片自研起步晚,但劲头足,光刻机是最卡脖子的地方。上海微电子设备公司(SMEE)是本土老大,从2014年90纳米系列干起,2023年出28纳米浸没式深紫外线,现在在中芯国际测试,专利攒了一堆,优化芯片图案。多重曝光技术拉到5纳米极限,良率虽低,成本高,但总比没得用强。2025年10月,报道说它600系列90纳米量产,28纳米开发中,市场稳住。
另一个冒头的AMIES,2025年2月从SMEE分拆出来,崛起快,占国内光刻机90%,8月发货第500台,向东南亚出口一大批。专注深紫外线迭代,激光退火和包装设备也跟上。紫金山实验室首台极紫外线原型性能近国际,但量产远,光源和光刻胶还靠进口。
整体半导体自给率2025年50%,从设计到设备全链发力。工业和信息化部目标,汽车芯片2027年100%自研,从2025年25%翻倍。设计端,寒武纪替换进口,营收增14倍。AI芯片性能虽追不上顶尖,但本土化稳。
极紫外线这块,2025年3月有消息国产工具试产第三季度,2026年量产,砸430亿刀研发。全社会动员,“中国制造2025”政策推着走。自救路磕绊,美禁令一波波,中国企业闷头干。SMEE极紫外线用CO2激光,波长10.6纳米,主流通,但关键部件依赖外。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称深紫外线突破,外媒说有点水分,实际离极紫外线差几代。这正常,起步晚多花力气,市场需求大,政府支持实。
![]()
稀土这张牌,中国2025年10月9日放大招,商务部升级出口管制,覆盖五种重稀土元素,海外企业出口含中国稀土产品得审批,11月8日生效。阿斯麦首当其冲,镜片涂层离不开稀土,中国占全球70%开采、85%精炼。
公司首席财务官说短期库存够,长交货周期缓冲,但第三季度财报,中国销售降20%,2026年需求大跌。特朗普上台威胁加关税,阿斯麦夹缝里求生,AI订单顶着。
这反制及时,美禁极紫外线,中国卡上游。台积电熊本二厂延到2029,亚利桑那推进但设备可能迟。全球半导体链重塑,中国自给升,东南亚成热点。阿斯麦市值稳,但中国市场从42%腰斩,教训深:技术垄断不铁板,资源牌能翻盘。
![]()
这场大战还在打,中国芯片从跟跑到并跑,靠投入和韧性。阿斯麦转变逼创新,台积电转向露风险,逆袭路长,但方向对。未来谁先让步?中国不服输劲头,看头大。芯片自给率68%在成熟节点,15th五年来临,科技自立成重点,2026到2030计划强调半导体和AI自主。投资多,产能增,全球链条变数多。
这不光技术战,还是资源和市场的拉锯。阿斯麦以前伙伴,现在执行禁令,台积电全球跑,中国本土起。事儿接地气,影响每个用芯片的人。长远看,自研突破是出路,博弈继续,谁笑最后得看实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