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A股低开高走未果遭遇“倒栽葱”。截至终盘,上证指数收报3997.56点,微跌10.20点,跌幅0.25%;深证综指收报2519.29点,微跌7.65点,跌幅0.30%;科创综指下跌1.01%;中小综指微跌0.26%;创业板综指微跌0.45%。A股成交金额合计20202.05亿元,比周四缩小3%。
当天开盘后空方利用科创板与创业板急速砸盘,但抄底资金迅速涌入使得双创板逐波回升,创业板盘中再度领涨大市。而后随着核心资产成分股跌幅不断扩大,主要股指选择向下变盘。最终,各大指数悉数收绿。
通达信统计数据显示:当天A股股票涨跌比例是2101∶3162;涨跌幅超过10%的个股比例是51∶7;涨跌幅大于5%的个股比例是146∶65。盘面看,次新股群体成为领跌的主力,上市1年内新股组成的“次新股指数”跳空下跌1.75%砸破年线(250天线)大关,上市1-2年的“两年新股指数”下跌1.30%。
那么,接下来行情会面临怎样的抉择呢?
“结构性风险有集中到扩散迹象,操作上应更加注重业绩的质量。”光大证券李家沱营业部投顾认为,次新股群体集中性下跌且次新股指数跳空下跌,表明空头找到了向下的突破口,也正是这个原因,周五盘面呈现出空方力量从集中的次新股朝着其他方向扩散的特点,是投资者需要警惕的细节。大多数情况下年底行情难以系统性乐观,因此投资者操作上应该以防御为主。个股筛选方面,宜更加注重业绩质量,从提前预告年报的上市公司中挖掘真金。
“留意科创板走弱影响整个A股市场,机会或局限于‘冬季经济’。”银河证券江南大道总经理唐贺文表示,科创50作为科创板的先行指标,10月10日出现下跳缺口后一波下跌,10月31日、11月3日两次出现下跳缺口,虽然11月3日的下跳缺口已被回补,但是10月31日的下跳缺口还没碰到,周五就出现了“孕线”,说明科创板下降趋势未改。科创50之所以这么弱,或许跟本周一度跌破10月低点有关。因此,科创50走弱正在拖累科创综指(整个科创板),而科创板走弱又在对创业板构成冲击,以此类推最终会影响到整个A股。
当然,这并不是说完全毫无机会。既然“立冬”节气已到,那么“冬季经济”反倒有可能成为“抱团取暖”的确定性机会。所以,煤炭、天然气、家电以及容易被冰雪覆盖地区的旅游类上市公司个股,有望在一定的时间内逆流而上。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上游新闻记者 王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