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喘粗气,每天 20 分钟,就能减少内脏脂肪!” 最近,一种名为“超慢跑”的运动悄悄在社交平台上走红。
![]()
![]()
图源:微博截图
它没有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的暴汗淋漓,也没有力量训练的肌肉酸胀,却登顶了许多运动医学专家推荐的“宝藏运动”榜单。
办公室职员、大爷大妈也纷纷加入了超慢跑的行列,这看似有点“磨洋工”的运动,到底藏着什么健康玄机呢?
01
什么是“超慢跑”?它可能和你想象的“慢跑”不一样
超慢跑,顾名思义就是“超级慢的跑步”。它的速度到底有多慢?大约维持在每小时4-5公里,相当于每公里用时10-15分钟——这个速度甚至很多人的快走还要慢一些1。
![]()
它的核心不在于跑得多快、多远,而在于“持续而舒适”。
一个黄金判断标准是:在超慢跑的过程中,你能够轻松、完整地聊天哼歌,而不会感到呼吸急促、上气不接下气。 如果用身体的感觉来形容,那就是:“哎?好像在运动,但一点也不觉得累。”
在姿势上,超慢跑遵循跑步的基本要领:眼睛平视前方,手臂自然摆动,骨盆微微前挺,并有意识地向上抬腿。它的核心技术在于“高步频、小步幅”,始终保持一只脚短暂离地,拥有跑步特有的“腾空期”。整个动作看起来,就像“在棉花上轻快地小跳”,看似悠闲,实则能温和而有效地调动整个腿部肌群。
![]()
田中弘明教授讲解超慢跑法/视频截图
02
护心又刮油,超慢跑如何成为健康“利器”?
跑这么慢,真能有效果吗?事实可能超乎你的想象。超慢跑的好处,精准击中了现代人健康的两个“隐形杀手”:心血管风险和内脏脂肪过多。
1. 心脏的“温和康复师”
心脏是一块肌肉,它不喜欢突然的、高强度的惊吓。对于久坐不动的“沙发土豆”来说,猛然进行剧烈运动,心脏不堪重负,心率也容易加快。
而超慢跑这种持续的低强度有氧运动,能温和地提升心肺功能,逐步增强心脏的供血能力和肺部的氧气交换效率,好比给心血管做了一场舒适的“按摩”5。
2.精准“刮油”,减少内脏脂肪
超慢跑强度低、心率稳定,不易疲劳,更容易坚持。虽然感觉轻松,但它的能量消耗其实高于慢走和健步走5-6,因此有助于控制体重,尤其适合超重人群。
![]()
更值得一提的是,它对减少“内脏脂肪”特别有效。内脏脂肪被称为“最危险的脂肪”,它包裹在我们腹腔内的器官周围,是诱发2型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的重要元凶2。
在中低强度运动时,身体主要依赖脂肪供能。超慢跑恰好将强度维持在这个“燃脂黄金区间”,此时身体会优先调动顽固的内脏脂肪作为燃料,堪称温和却高效的“刮油利器”。
3. 对关节友好,避免运动损伤
很多人担心跑步伤膝,因为跑步时膝盖承受的冲击力可能高达体重的8倍3。但超慢跑速度慢,对关节的冲击小,基本无需担心这个问题。
《惊人的超慢跑》作者梅方久仁子指出,超慢跑后很少产生肌肉酸痛7。生物力学研究也证实,通过调整步频,可以改善着地方式,从而减少膝、髋关节的负荷,让运动更安全可持续4。
正因如此,超慢跑特别适合久坐不动的上班族、体重基数较大者、中老年人、慢性病患者、运动损伤康复期的人群。
03
超慢跑注意事项:安全第一,循序渐进
1. 遵循“谈话测试”,控制强度
超慢跑时应能轻松说话或微笑。如果喘不上气,说明速度太快,需要立即放慢速度。
2.循序渐进,贵在坚持
即使强度低,初学者也应从10-15分钟开始,根据身体感受逐渐延长时间,运动后做好腿部拉伸放松8。超慢跑的魅力在于可持续性,建立规律习惯(如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远比单次突击更重要。
![]()
3. 注意身体信号,及时调整
运动中如果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头晕或极度疲劳,应立即停止并休息。若症状持续,需及时就医。
4. 特殊人群需格外谨慎
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开始前要先咨询医生,制定个性化方案。急性疾病期的患者应暂停运动。
现在,就系好鞋带,用一种比散步更悠闲的“跑”姿,开始你的健康之旅吧。记住,在健康的道路上,最重要的不是速度,而是方向和持续的脚步。
图源:摄图网
参考文献:
1.田中宏晓.《超慢跑入门》
2.杨静芬,黄晓渝.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与中老年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关联性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24,40(01):40-45.
3.Miller RH, Edwards WB, Brandon SC, Morton AM, Deluzio KJ. Why don't most runners get knee osteoarthritis? A case for per-unit-distance loads. Med Sci Sports Exerc. 2014;46(3):572-579.
4.Esculier, J. F., et al. (2018). Are runners able to modify their running technique?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Orthopaedic & Sports Physical Therapy, 48(4), 251-261.
5.孙余.新兴的低强度有氧运动——原地超慢跑[J].生命与灾害,2025,(04):32-33
6.李雪岩.正常体重与超重青年大学生在相同跑台速度下健步走和超慢跑中的能耗特征比较[D].山东体育学院,2023.
7.梅方久仁子. 《惊人的超慢跑》
8.孙越,张晓同.超慢跑:比走路耗能比跑步轻松[N].科技日报,2024-11-21(008).
本文旨在提供医学健康领域的一般信息,无法代替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文章内容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研究,但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信息可能随时更新,因此建议读者获取最新的医学指导。如果您是患者,请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前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中的信息不应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的依据,紧急医疗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如果您是医务人员,本文内容旨在作为教育和信息更新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文信息时,应结合您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如果您还有健康相关疑问,
随时随地在线问诊,专业医生极速解答
在看点一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