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在于运动,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究竟该选择怎样的运动方式呢?
作为医生,要告诉大家的是,年龄大了,其实并不适宜去做过于激烈的运动,原因很简单,年龄大了,身体机能在下降,无论是骨骼的硬度,还是肌肉的强度,还是身体的平衡度,都比年轻的时候要明显下降,这个时候去做剧烈的运动,很容易损伤身体健康。
作为医生,要提醒大家的是,年龄大了,最适合老年人的运动方式就是走路,走路属于低强度运动,对身体的基本要求并不高。
2018年发表于《梅奥诊所学报》的一项报告,揭示了快走与寿命的关系。研究统计了约47.5万人的走路习惯和死亡情况,其中大部分人年龄都超过50岁。结果发现:无论胖瘦情况如何,走路快的人预期寿命都更长,大约能多活15~20年。其中:走路快的女性,预计平均寿命86.7-87.8岁,慢的为72.4岁;走路快的男性,预计平均寿命为85.2-86.8岁,慢的为64.8岁。
走路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还能客观反映身体的健康状况。
医生提醒:走路有5个迹象,基本能活到90岁!看看你能达标几个?
第一,走路时步态稳健
走路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往前走,对于老年人而言,走路时步态稳健,能给人一种更健康的感觉,很多老年人虽然能走路,但他们走路时步态异常,这个时候就要警惕疾病的到来。
比如当小脑疾病来临的时候,患者会失去平衡,走路时左右摇摆;当脑血管疾病来临的时候,由于一侧肢体偏瘫,患者往往会出现异常的偏瘫步态;当帕金森来临的时候,患者可能出现冻结步态(突然无法迈步)或慌张步态(小步加速前冲)。这种步态与大脑多巴胺分泌减少导致的运动控制障碍密切相关。
![]()
第二,走路步速较快
如果一个老年人的身体异常,那么他们走路时步速是非常缓慢的,因为他们根本不敢走快,害怕走快的时候会增加跌倒的风险;相反,如果一个老年人的身体很健康,那么走路时步速也是很快的。
第三,每天坚持走8000步的人,身体更健康
走路属于低强度运动,如果步数太少,显然达不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可如果走路步数太多,也并不见得一定有利于身体健康。
年龄大了,老年人最好坚持每天走8000步。
第四,走路时呼吸平稳的人,身体更健康
很多人一走路就气喘吁吁,给人的感觉,好像一口气上不来,人就会没了一样,作为医生,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一个人的心肺不好,那么走路也很容易出现问题。
因为走路会加速身体内氧气的消耗,而心肺又是供氧的重要脏器,如果心肺不好,很容易导致走路的时候气喘吁吁。
第五,走路时昂首挺胸,精神抖擞的人,身体更健康
很多老年人走路的时候特别不自信,他们弯腰弓背,眼睛时刻盯着地面,走路非常缓慢,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身体出了问题。
如果老年人身体好,他们走路也特别有自信,走路时往往昂首挺胸,精神抖擞。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